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開局誅十族,朱棣求我當國師>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完美的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完美的計劃 (2 / 5)

重要的是,這位大將軍言語間非常的客氣,似乎並沒有對日本有何成見。

而更加弔詭的是,這位大將軍對日本人的風俗人情、精神特質,似乎都非常瞭解。

這讓古劍妙快不由地在心底打起鼓來。

明國,是有備而來!

而這位大將軍是如此地不好對付,又如此地客氣,顯然,這其中一定是有蹊蹺的。

否則如何解釋,在明國一人之下的權勢人物,想來即便不如幕府將軍架空天皇這般威風,也是能統兵數十萬一言而決的帥臣,為什麼會對日本這個在明國人眼裡的撮爾小國這麼瞭解,又這麼客氣呢?

須知道,古劍妙快在遊歷大明的時候,當別人知道他日本人的身份時,即便嘴上不說什麼,眼中也會微不可查地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在大明眼中,尤其是大明的權貴眼中,日本那就是化外之地。

誰會特意去研究化外之地的歷史、民俗、人性?

答案唯有一個,明國要對日本動手了!

這不是日本杞人憂天,這種事在一百多年前元朝就幹過,還不止一次。

日本人很清楚,他們距離華夏,並沒有想象中遙遠。

如果大明借道朝鮮,陸路距離日本只有一個海峽的距離。

如果大明的水師從寧波等港口出發,到平戶港也就是最多三天的時間。

而“元寇來襲”這種滅國之戰的陰影,也一直籠罩在日本人的頭上。

所以,思考完畢的古劍妙快,在無形中已經增添了不少心理壓力。

看著滿屋用竹竿夾著的對聯、詩詞,李景隆好奇問道。

“法師所寫,是日本的文學,還是在大明時學習的?”

“乃是五山漢學。”

古劍妙快給李景隆解釋了一番,李景隆方才明白過來。

日本的文化,自從平安時代以公卿為中心的儒學式微以後,代之而起的就是以五山禪僧為中心的禪林儒學。

所謂“五山”,便是日本模仿南宋官寺制度建立的禪宗寺院體制,包括鎌倉五山、京都五山以及京都南禪寺,共十一座禪寺,合成“五山十剎。”

嗯,十剎有十一座,很合理吧?

因佛教經典都是以漢文書寫,所以漢學乃成為僧侶的必修課程。然而這一時期的漢學,乃是以探討性理之學的宋學為主。禪林的日用文書多用漢字駢文體,這種駢儷體的四六文,經常要引經據典,除引用禪宗語錄外,還引用大量儒典、諸子百家乃至中國文學作品。

要應付五山的日常生活,禪僧不僅要學會寫四六駢文,還要熟記許多華夏經典。

因此,五山漢學空前興隆。當時五山禪林頗與中國相似,尤崇尚華風生活,其所撰的詩文也有與元明文人並駕齊驅者。

李景隆看著這位他情報中幕府將軍的智囊,爽朗地笑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