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默默地站在幾人身後傾聽的紀綱,此時忽然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恍惚間,紀綱彷彿又看到了不久前,朱棣御筆擲下,無數江南學閥士紳被誅三族、誅九族乃至誅十族那家破人亡的場景。
朱棣,從來都不是善人!
朱棣是一代梟雄!
朱棣,是一位殺伐果斷,雷厲風行的帝王!
他要殺誰,便能讓你連抵抗的機會都沒有!
紀綱不禁為那些倒黴蛋兒默哀起來,他們,恐怕很快成了朱棣案桌上那些堆積如小山的罪證裡,最不值錢的那一部分吧?
一牆之隔。
同樣徹底震撼!
李景隆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語道。
“竟是如此......簡單?”
“就這麼簡單,就能少死多少人命啊!”朱高煦亦是喟嘆,他也是個活生生的人,在戰場上冷血無情,是他作為職業軍人的本能,但不意味著他沒有同情心。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姜星火所謂的“攤役入畝”,其實便是來自於170年後的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只不過是打擊士紳升級版罷了。
張居正的法子即每一州縣每年需要的力役,由官府從所收的稅款中出錢來僱募,不再無償調發平民。
並且把明初以來分別徵收的田賦和力役,即把多種多樣的力役,包括甲役、徭役、雜役、力差等等,合併為一,總編為一條,併入田賦的夏秋兩稅一起徵收。
總編為一條,故稱“一條鞭法”。
自張居正改革起,大明一掃嘉靖朝以來江河日下的頹勢,宛如重症病人被下了一劑猛藥,登時便起死回生。
百姓不再受繁重的徭役折磨,雖然多收了代替徭役的賦稅,但大明財政情況反而急速改善,而民心更是一振,無人不稱讚張閣老的好。
至於在張居正改革後,萬曆否定張居正其人,卻不廢除其政。
便是所有事情都要追本溯源地看,從來就沒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沒有張居正的前十年儲備的國力,哪有萬曆中興?哪有花錢如洩洪的萬曆三大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