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朱由校又是忙活了一天,才總算是把這些軍餉發完了,倒也是累的慌。
朱由校必須要讓新軍士兵明白,他們拿的是誰的軍餉,那要給誰效力。
這倒是跟遼東那群將領養的家丁,有幾分相似之處了。
以後發軍餉的時候,朱由校不一定每一次都會出現。
但是新軍士兵拿了銀子之後,大喊一聲為陛下效死的議式,並不會因此而取消。
同時,朱由校研究了明朝軍隊制度的缺陷,便決定新軍士兵以後不會再有各級主官派發軍餉。
而由朱由校成立了專門的軍餉處,來給新軍士兵進行派發軍餉。
而這些派發軍餉的軍餉處文吏,與這一些統軍作戰的軍事主官互不相統屬。
統兵與發餉完全成為兩套系統,連新兵統領盧象升都沒辦法過問。
當軍餉發得不足夠的時候,各級的主官會直接向上級彙報,朱由校馬上會下令調查軍餉處
同時,負責發軍餉的軍餉處,發現了新軍存在吃空餉的情況,也會向上稟報到朱由校處。
這樣使得雙方形成了一個互相監督的制度,減少了這個貪汙存在的可能。
同時這也直接讓公家的軍隊,再也無法變成某個將軍的私軍。
朱由校還重新建立了另外一套徵兵的制度,以後徵兵的工作不再由各級主官進行,而是有專門的徵兵機構進行。
徵兵,統兵,發餉,這三套系統互相合作,但又互不相統屬。
朱由校更是向所有的新軍士兵承諾,以後絕對不不會出現軍餉不足,而減少或延遲發放的情況。
實施完這一些的新制度之後,這支新軍士兵的精氣神,已經明顯不一樣了。
盧象升是見過世面的,心裡也不由得有些感慨。
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軍士兵現在除了還沒見到血,已經完全說得上是一支精銳軍隊了。
煤礦的銀子也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兵工廠裡面,現在兵工廠的產量,足足上漲到了一千支每個月。
朱由校定下的每造出一隻槍,便有十兩銀子補貼工匠的規矩之後,制度的效果更是已經有了明顯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