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不願意用這種開花彈,原因也十分簡單。
因為這種開花彈的炸膛,實在是太過頻繁了。
這個時代的開花彈,竟然是用火繩點火而成的。
也就是說,炮彈上有一根火繩,裡面裝填有大量的火藥。
而因為是後裝火炮,火炮的炮膛裡面,也裝著一些發射藥。
當炮膛裡面裝的是開花彈的時候,就需要開花炮的火繩先點著了,再把火炮發射藥的火繩點著。
這個時候發射藥先行點著了,就把這個開花彈給打出去了,等到開花彈落地了之後,就會在敵軍的人馬之中炸開。
這樣一想,好像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
但是在實際操作上,明軍馬上就發現了這一種方法的不可靠性。
那就是炮膛裡面發射藥爆炸的時候,火花會侵入到開花彈的內部,直接讓炮彈在炮膛裡開花。
就是說,這種開花彈在沒出炮膛的時候,就已經爆炸了。
所以火炮炸膛的可能非常的高。
因此,這種辦法其實是不可取的。
明軍這才直接拋棄了這種開花彈,改成了用落後的實心炮彈。
現在朱由校要解決這種問題。
他所謂的辦法,就是用雷汞來代替火繩點火。
雷汞這種東西,是非常不穩定的。
當他遇到了劇烈的撞擊時,這種雷汞就會瞬間發生爆炸。
如果朱由校把雷汞給製造出來了,就可以直接裝在了炮彈頂部。
等到炮彈落地的時候,雷汞就可以把開花彈裡面的火藥點著了。
這直接解決了,炮彈在炮膛裡面炸膛的可能。
其實公元八世紀,阿拉伯鍊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在乾餾硝石的時候,就發現並製得了硝酸。
這是人類關於硝酸最早的記錄。
朱由校站在遠處,派人傳令過去,直接對他們運送過來的硝石進行乾餾。
之所以,朱由校不好過去自己進行操作,實在是這製造雷汞的危險性太高了。
他要是沒了,大明就真的沒得救了。
他活著,那這個大明就還可以再救一救。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哪怕昧著良心,也不可能親自過去,進行硝酸的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