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化走了,帶著他滿腔的幽怨。
他明白,當這個火炮名字傳出去之後,他肯定會為是仕林所不齒。
他本來還想做一個流芳千古的大臣。
恐怕從今天開始,所有的大臣都以為他是那種,奉承朱由校而不知廉恥之人。
如果不然的話,怎麼連天啟皇帝金槍不倒的名字,都給整出來了。
不過,孫元化心裡也不得不敬佩,這朱由校臣下的本事,確實高強。
雖然朱由校這樣鬧,好像只不過是在譁眾取寵,只不過是在藉著這個火炮名字,滿足自己惡俗的心態。
但是孫元化只要這樣子做了,那他的名聲也就臭了。
以後他要是想投靠東林黨,那將變成一件絕對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因為東林黨最愛惜自己的名聲,絕對不會接受一個名聲已經爛大街了的奸臣,加入他們的陣營之中。
孫元化心裡面感慨,人家都說這朱由校是個昏君。
誰又能夠知道這朱由校的本事,遠比他表現出來的更加厲害
從此以後,他就只能跟著朱由校一條路混到底了。
朱由校看著這孫元化的背影,心裡只覺得暗爽。
他這個天啟皇帝金槍不倒炮出來,肯定是橫掃天下所有的火炮。
那麼好的火炮,他這個冠名權,那絕對是不能夠交給別人的。
但是其實孫元化想的那些雜七雜八的,他是真的沒有想到。
其實他本來也只是想滿足一下自己的惡趣味而已。
一時之間,朱由校有點無聊。
他閒來無事,便吃了點糕點。
吃完了糕點之後,朱由校便覺得飽暖了。
飽暖了之後,自然又該想內啥了。
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怎麼稱得上是一代昏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