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高寧說方言的不多,但高寧拍的東西多,說是保護方言,有不少用方言或者配方言,東西多了看的人多了,自然就學會了。
秦語是在《樹神》之後,有一批人在做,又接近普通話比較好懂。
所以,現在語言更豐富了,不再是一種。雖然以前口音也多。
阮凱琳停下,到姐姐身邊坐了。
阮令聞問妹妹:“畢業要不要搞個音樂會?”
三姨覺得很酷!
阮凱琳看姐姐,又準備搞什麼?
阮令聞甜甜的說道:“不是有些學生上不起大學?國內這種的很少了。但國外不少。”
阮凱琳知道了。格局要開啟!她現在也能這麼做了。
如果沒這個身份,做起來讓人笑。現在的阮凱琳,有身份,還有姐姐,做起來很自然。
阮凱琳看弟弟:“要不要一塊表演?”
阮昊霖乖巧的說道:“我不去。”
三姨笑道:“昊霖又沒畢業。”
他都沒跳級,老老實實的上初二,等高中畢業還得四年。
跳級是可以的,提前上大學也行。但他不想。
在家多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還有美好的少年。再大一些,再離家去奮鬥去奉獻。
阮凱琳興奮的說道:“應該是高寧的吧?”
單獨一個是弱了些。現在要高考,阮凱琳也不敢用太多時間準備。
反正高寧的名好,繼續用著。
三姨說道:“最好還是你們做。”
讓老師或者別人來組織,味道就變了。或者說,沒那個能力就別玩。
就像阮凱琳讀書又演戲,能兼顧的學生不少。
高寧的學生,拿獎的多,還有一些發明,都非常優秀。
阮凱琳需要準備一下,再拿個章程出來,拉起一票人。
阮凱琳和姐姐商量道:“藝術生只要一半,再有一半學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