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攤攤手說道:“倒不是說軍杖不好,你看,這幾十杖下去,不死也脫層皮了,這般還沒有臨陣殺敵,便先受了傷,豈不是浪費?”
軍杖這東西也算是明朝的特產之一,在整個明代就喜歡打板子,朝廷打廷杖,軍隊打軍杖,不得不說這東西威懾力還是不錯,因為手臂粗細的板子,若是用點力氣人就交代在那裡了。
可這東西在軍隊裡有個問題,那就是捱了軍杖不是那麼容易恢復的,這就影響戰鬥力了,打傷一個士卒,還得由兩個士卒去抬,這在“摳門”的李炎看來是相當不合算的。
思來想去過後,李炎決定搞一回復古運動,將軍杖直接取消掉,改為笞刑。
所謂笞刑便是用帶刺的荊條抽帶,那體感也是很絕的,最關鍵的是這東西只能造成皮外傷,不會造成內傷不影響行軍。
當然軍隊之中荊條也不好找,李炎也早就想好了替代品,那就是浸水的麻繩,這東西抽起來,只消一鞭子便會皮開肉綻,而且打的地方也從行軍需要用力的屁股,移動到了背上,打背不至於影響一個人的行動能力,而且行軍時產生的汗液會造成二次折磨,這很符合李炎的需求。
聽完李炎的原因,高一功瞪大了眼睛,嘴裡嘖嘖道:“你這廝當真歹毒的緊!”
李炎卻不以為然,現在是什麼時代?封建時代!封建時代的軍隊是什麼德行他是清楚的,所謂“兵匪”“兵匪”便是說的這幫子軍隊。
對於這些沒有目標,沒有理想,沒有信念的三無軍隊,沒有嚴苛的紀律,你也想帶好兵?那當真是做夢,練兵的關鍵是什麼?一是嚴明的紀律,二是優厚的待遇,三是將領的以身作則,這三點缺一不可。
奈何李炎現在沒有待遇給他們,只能想將第一和第三點好好做好,這樣才能勉強打個底子出來。
“除掉這個,還需要問總哨借個東西”李炎目光流動緩緩說道。
“借啥?”高一功聞言一愣。
“這軍帳不錯.......”李炎環顧了一眼高一功的軍帳緩緩說道。
......
為高一功上好藥,李炎又去了李來亨跟黃色俊那裡,分別為他們上了藥,打人是立威,上藥是示以恩義,不管對方領情與否,都是要做的。
李來亨跟黃色俊都是行伍多年的角色,自然不會因為李炎杖責他們而心懷不滿,都是帶兵的人,李炎這麼做是想幹什麼一清二楚,他們也不是迂腐的人,自然能接受。
李炎又跑了親自給他們上藥,也算是給足了他們面子,他們也不會不領情,所以兩人倒是對李炎頗為恭敬,也對李炎的要求順勢答應了下來,李炎要搞官兵平等,他們是無所謂,因為他們本來就跟士卒們打成一片。
唯一有點阻力的郝永忠那邊,不過郝永忠還是忌憚高一功的威望的,不情不願之下,還是答應了下來。
取得了幾位哨長的同意後,李炎才算是可以大刀闊斧的進行待遇上的全方位改革。
首先便是用餐,李炎在備效軍中明確了一點,用餐當集合用餐,不得私下用餐,士卒軍官必須集合在統一發飯,這樣做的好處便是所有人都可以一目瞭然大家吃的是什麼,自己有沒有沒苛刻對待,而李炎高一功也會親自來跟士卒一起用飯。
這樣的政策倒是頗為新奇,哪怕在相對平等的闖營,軍官跟士卒的待遇也是完全不一樣的,軍官也不會來跟士卒一起用餐,但是李炎看了這個先河。
伴隨著擂鼓聲,這次士卒們集合的倒是很快很整齊,雖然也有幾個士卒遲到了,但終究沒有超過半柱香的時間,李炎也只是命人將他們押在大夥兒面前抽了二十鞭子了事,並且宣佈從此以後廢除“軍杖”改為“笞刑”。
士卒聞言倒是大為歡欣鼓舞,軍杖那可是會打殘人的,而笞刑只是皮肉之苦,在他們看來,李炎這麼做無疑是減輕了刑罰,自然歡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