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門歷來就是十分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孝道歷來是國人的傳統,選擇這十二首歌曲,也是經過養一番深思熟慮的。
電影面對的是小朋友、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青年人和廣大的媽媽們,受眾的群體眾多。不用刻意的宣傳,就會有很多人走進電影院,前世的這些經典歌曲又如何不會影響當下的這些人?
讓楊肖沒有想到的事,作品送到了電影廠的領導那裡,令領導十分吃驚。急忙召集專案組兒童製片廠,青年製片廠和音樂學院的人參加。
討論這個劇本和歌曲,首先是音樂學院的副院長大力推崇這十二首歌曲,認為這些歌曲首首都是經典,還在詢問歌曲的詞作者是哪幾位大家。
在座的幾位領導都望向作品的提供人蔣佰成,蔣佰成毫不顧忌的說道。“不是幾位,就一位。”眾人聽到這話面色都露出驚訝的表情,不敢相信這十幾首歌曲都是出自一人之手。
“就是你們音樂學院拒招的楊肖,安德一中的高中生。”蔣佰成說完這話,絲毫沒有給這位副院長的面子,他覺得這是音樂學院的一大損失。
副院長聽到蔣佰成怎麼說面色又是一紅,他是知道這個事情的。為了這個事,音樂學院的一向穩重的張仲良都和分管的副院長吵了起來。這是滿學院都知道的事情,他又怎能不知道?但是他在這裡又不能不說點什麼。
“這件事是我們學院的失職。”副院長帶著有些歉意的語氣和表情解釋道。“我們正在研究彌補的措施,這麼好的音樂人才不能讓他進入京城師大。”
蔣佰成看著副院長這麼說也不好再深究什麼,畢竟雙方不屬同一學校,自己也不是沒有招楊肖進入電影學院嘛。他就是十分的不解,這小子具有這麼高的音樂才華,為什麼不進入音樂學院深造?
“這些歌曲的教育意義十分的重要,我個人建議有些歌曲需要團ZY評估。特別是這首《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都可以作為少先隊隊歌。”眾人聽的又是一愣,沒有想到這位副院長對楊肖的歌曲評價這麼高。
組織會議的電影廠副廠長聽到副院長怎麼說,一臉的鄭重。他也看到了這些歌曲,回想了一下,確實符合青少年,立即吩咐。“請團ZY負責宣傳的同志到這裡來一趟,我們一同研究一下。”
“這位楊肖同學為什麼沒有來?”參會的人員趁著請人的空檔發問。
眾人都明白提問人的用意,因為劇本和歌曲只有原創者的理解最為深刻,應該參加到這個專案中。
眾人的眼光都望向了蔣佰成,這個時候蔣柏成解釋道,“這不快到七月了,楊肖同學是這屆高三學生,要參加高考。高考之後就有時間了,他也答應過我會參與到這部電影的拍攝。”
一聽蔣佰成這麼說,眾人也就理解了。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那是千軍萬馬闖獨木橋。雖然楊肖已經被京城師大特招,但是要達不到本科線還是要被退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