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當真?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天降祥瑞啊!”曹子文聞之,興奮異常,“傳旨黃金山,不管他用什麼辦法,朕要在過年之前見到活著的祥瑞。如果死了,不僅無功,還要重重治罪!”
也怪不得曹子文興奮,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思想中,祥瑞不僅成為儒教思想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之一,更成為一種政治文化。當今社會,儒教思想在意識形態上是絕對的支配地位,祥瑞是對社會秩序的合理解釋,由此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祥瑞都是國祚興盛、政平人和的徵兆。它可以“宣流萬代,頌美形容,正名百物、為生民之耳目,作后王之楷模,垂芬篆素。”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祥瑞不再是政治宣傳的工具,而衍生出一整套以祥瑞為中心的社會思想,浸淫著社會各階層的思想。
可以說只要證明了大燕在赤城發現了祥瑞,那整個大燕國會空前的凝聚起來。不管是什麼魑魅魍魎都得暫且避一避,這對最近這幾年多災多難的大燕國來說,無疑就是一劑強心劑。
更關鍵的是當大燕發現祥瑞的事傳遍天下,大燕皇室的地位也會更加穩固起來。大燕立國十幾年,一直受到天下百姓的詬病,百姓們都嘲笑大燕皇室得位不正。各國君主也很看不起大燕曹氏,在他們眼裡,曹氏不過是反了主子當了皇帝的奴才而已,在一些外交場合他們也從來不給曹氏面子。也正是因為明知道自己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曹氏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就像瘸子最恨別人說他是瘸子一樣,曹氏無時不刻不想找到給自己正名的機會。
不說別的國家了,就是在本國曹氏也遭到了很多世家百姓的質疑。曹家跟那些世家一樣,以前不過是大建國的
一個家族而已,後來他們奪了天下,多多少少引起其他家族的不滿,對曹氏更是沒有多少敬畏之心。否則的話左右丞相李成安、文滿也不會鬧得不可開交,或者說這些世家從來沒有把大燕皇室看在眼裡。曹子文相信,如果哪天曹家失勢了,肯定有不少世家跳出來想取而代之。
曹子文千方百計的想找個辦法證明曹氏的正統性,現在好了,大燕居然發現了祥瑞,這很大程度上就給大燕曹氏正名了。只要這個訊息傳遍天下,肯定能震動天下,至少那些愚昧的老百姓不會私底下對曹家的天下說三道四。
“是,奴才馬上親自去辦。”常震不敢怠慢,雲州到京城數百里遠,要想讓祥瑞一直活著進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家主,此法當真可行?”雲州刺史府,刺史黃金山的書房,黃令擔憂地看著黃金山,滿臉都是恭敬的神色。
黃金山長得和黃令有幾分相像,也是肥頭大耳,挺著大大的肚子,只是比黃令要瘦得多。
要說黃胖子和黃金山還真有點關係,他們都出自雲州黃家,只是黃金山出自長房直系,而黃令嘛,只是一個二房旁支。按照輩分,黃金山還要叫黃令一聲堂叔。但是黃金山現在是黃家家住,而黃令則只是大燕最北邊的一個縣令,兩人的地位自然也是雲泥之別。
黃家在雲州當地原來只能算三流世家,不過因為出了個刺史,,經過多年的發展,黃家很快躋身一流世家的行列。可能是窮人乍富的暴發戶心態,黃家人個個囂張跋扈又貪得無厭。在幽州文、李這種傳世數百年的世家大閥眼裡,現在的黃家不過是個勉強二流的小世家而已,沒辦法,底蘊太薄。
“我說黃令,你怕什麼?”雖然是堂叔,但是黃刺史根本不給黃令面子,直呼其名,名義上黃令是他的下屬,而且黃令的縣令也是他保舉的,他自然不用跟黃令客氣。
“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更何況這不是紅鯉魚嗎?鯉魚跳龍門,本來就是吉兆。祥瑞這東西,都是大家相信了才叫祥瑞,花花轎子眾人抬,就算有人知道是假的,誰敢出來敗皇上、敗大家的興?”黃金山喝口茶,強耐著性子和黃令說道。
“況且,你以為這是我自己沒事找事瞎鬧的嗎?這是上面那位的授意,至於目的,我也不太清楚,放心,這種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黃金山左右看看,然後神秘兮兮地告訴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