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聽到陸明的一番言論之後,雖然心裡還是有些不太歡喜,但是在她細細品味過後,卻著實有著另一番情感因素蘊藏其中。
畢竟在她剛才的認知回憶裡,卻是感覺自己有些地方和說過的話,確實是有些不太妥當。想來自己身為一名教師,至少應該是嚴謹的,但是之前竟然指出考試成績無用論之說,這一點或許是有些不太適宜。
但是恰巧在聽到陸明的講解之後,郝蕾的思想也頓時變得開闊了起來。
因為在她的認知裡,陸明所說過話才是真正起到警醒的作用,因為這些考試其實真正的本質就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它既考驗了矛,同時也以相同的一種手段驗證了盾。
如此一來,當然也是得到了相互的促進作用。
而這樣一來的話,更是有利於雙方學習交流以及成長的良好平臺。
只不過這樣的“平臺”當然也是極其考驗人的,而這自然也引發了郝蕾的一段回憶。
以前在郝蕾還是一名學生的時候,就曾經在導師那裡聽說過一個故事。
以前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小夥子在走投無路之際,被一位商人好心收留了下來。只是透過二人後期的交往中,商人愈發的覺得當初被救的那個小夥子不僅能力有所擔當,而且也是具有一定膽識和魄力。
所以在後面的經商途中,商人更是對這個小夥子委以重任,處處都讓他在外面和別人交際。或許也正是透過這樣的機緣巧合,小夥子也是逐漸成長,似乎儼然有替代商人,從而取而代之的思想。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演變,小夥子的思想已經變得根深蒂固了起來。因為他覺得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就是自己的一人之力。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更是沒有將當初救他一命的商人放在眼裡。相反的是,準備在他的生意上準備做一些“手腳”,從而以便於自己在當中漁翁得利。
只不過小夥子或許並不知道的卻是,自古就是舉案三尺有神明。自己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上天也是一直在注視著的。
或許也正是上天在為商人打抱不平,很快,商人也自然從中發現了一絲詭計。
於是他便順藤摸瓜,找到了從中作梗的那個“內鬼”,但是當他萬萬沒有想到的卻是,這個“內鬼”居然是出自身邊的人,而且竟然還是那個小夥子。
這一點,完全是已經超乎了自己的當初的設想。
因為對於商人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農夫與蛇的故事、而他更加所不敢想象的就是,倘若要不是自己發現的早,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離奇的事情。
為此,商人不得不將當初好心收留的小夥子直接掃地出門。想來,這樣極度缺乏人品的小人,又怎麼可能能夠做起經商之道的買賣。
要知道,為商之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誠信。只不過,這個小夥子已經毫無禮義廉恥,居然敢在自己背後“捅一刀”。
商人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有些後怕的,因為這件事情幸好發現的及時,要不然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只不過被趕出家門的小夥子卻仍然還抱有這最後的一次幻想。因為在他的認知裡,能夠讓當初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商人能做到現在這樣一般大生意,這其中自然是有著自己的一份勞苦功高的因素在裡面。
所以這個時候的小夥子依舊相信自己還是有這個能力,可以幫助任何一家普通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