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賊>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兩軍相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兩軍相遇 (2 / 2)

“難道將軍打算折回忻州?”

“責任之所在,我答應了他們一定會回去,去了井陘卻不知何日才能回到山西,就算回到山西他們是否還……”

聽李信的意思顯然是不欲於他通往井陘,而且還是要重返流賊大軍重重的腹地,真不知道他是大無畏,還是腦袋發燒燒糊塗了,趕著去送死,賊兵一員姓吳的主將十分厲害,以他身經百戰的陝兵都差點全軍覆沒,三衛軍不過是大同府新組建的一支衛所軍,還能佔了便宜去?老天不會總是眷顧同一個人的!

但相交泛泛,朱梅卻不便說了,既然目標不同自然沒有繼續同路的理由,打算就此分道揚鑣。李信見他們狼狽又送了不少物資,朱梅的陝兵在突圍之時所有的軍資都丟的一乾二淨,三衛軍伸出的援手無異於雪中送炭,雖然不是同路人,但這個情他卻是領了。

壽陽城沒有賊兵鎮守,確切的說是在楊嗣昌挺進山西一戰中,這座城池已經徹底毀於戰火,李新等人入眼到處處都是殘垣斷壁,死屍遍地都是,根本就沒掩埋,空氣中到處都瀰漫著濃濃的臭氣,一陣風颳來,則讓這種味道加重了不知是十倍還是百倍。

李信與朱梅兩人相顧愕然,好好一個山西就這般的毀掉了究竟應該怨老天還是流賊呢?或許都有吧!牧民天下的大明朝廷,此時此刻卻在哪裡?

滿朝的閣臣武將,又有幾個人真心想將大明朝這艘破船好好的修補一番,能讓它撐的更遠,時間更長。李信只覺得胸口發悶,似乎有什麼東西堵在那裡。

他派出去的求援信均如石沉大海,他清楚,楊嗣昌不會出兵,左良玉也不會出兵,就連勇武如朱梅都準備去投奔楊嗣昌,他現在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

兩個人都沒有耽擱,簡單的交割了物資之後,副將朱梅沿著官道直往井陘。李信則帶著三衛軍戰兵輔兵一頭扎進茫茫大山裡,準備避開賊兵的追擊視線。

……

太原城晉王府中,劉國能一日來被深入自家腹地的明軍弄的寢食不安,吳山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此人總歸是比別人多了些桀驁不馴,這也是他與孔有德同一時間投靠,能讓孔有德單獨領軍,卻不讓他獨領一軍的原因。

但各種巧合疊加到一起,這個吳山反倒統領了五萬餘賊兵,這也讓劉國能頗為忌憚,所以才不給他喘息的時間,強令其馬不停蹄的追擊明軍。他總覺得此人腦後有反骨,有能力卻又不敢放手去用,這才讓他儘速遠離太原腹地。

同時,他已經發下徵兵令,所有轄下丁壯,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必須參加闖軍,這一陣連番惡戰,兵員損失嚴重,所以他要將這個缺額補足了。

至於吳山,他早就想好了,等到他殲滅那股來犯明軍,就讓他去守住井陘,將明朝的楊嗣昌堵在太行山外面。倒是孔有德方面讓他甚為失望,憑藉著絕對的優勢兵力,竟然一連數日都拿不下忻州城,是時候催促他趕緊結束忻州攻城戰了。

這股由大同南下的明軍就像一滴冷水滴入了滾沸的熱油之中,雖然驚起了不小的動靜,但隨著兩路大軍的追擊剿殺,如今已經對他構不成威脅了。一旦孔有德的拿下忻州,便可令他帶著人馬北上代州,攻打紫荊關,直撲大明京師還是劉國能的終極目標。

自從聽了孔吳二人的話,他大有豁然開朗之感,既然已經走上了殺官造反的路,何不走的徹底一點,讀書人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亂之世焉知他劉國能坐不得北京那把交椅?不對是龍椅!

孔有德很快就接到了劉國能催他加快攻城節奏的命令,只是忻州城抵抗決心之強,遠遠超過此前想象,他在忻州城下已經損失了不下萬人。之前他已經派人去運太原城中的紅夷大炮,只等大炮一到,便可放開手腳狂轟亂炸,忻州城牆畢竟是夯土鑄就的窄牆,哪裡經得起這種轟擊。

他卻不知,城中的田復珍亦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一切可也用來守城的東西都被無差別的蒐集起來,連成周的房屋都已經拆了個乾乾淨淨,在打上幾天恐怕就連軍卒的糧食都塊供應不上了,郭師爺帶著哭腔衝著南方自語:“總兵大人何時回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