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這才恍然,是啊,如何便忘了古代還有邸報一說,不過具體如何運作的卻是不甚了了,於是便向田復珍求教一番。田復珍雖然不明白李信因何思路跳轉到邸報上,卻仍舊細心的為他解釋了一番。
“朝廷邸報為各地官員瞭解朝廷訊息時要之物,均有由通政司負責,官員們專門派有代表常駐京師,為的就是抄錄這邸報送回轄地。不過民間卻有商人專靠抄錄邸報販賣為生,官員們又省卻了一大筆開支和麻煩,只是太原府出經大戰蹂躪,這邸報的商路怕是還沒復通。”
李信眼睛一亮。
“也就是說朝廷並不禁止民間發行報紙?”
“報紙?”
這個詞用的新鮮,田復珍跟著重複了一句,便明白報紙是何物。
“原則上是不禁止的…”
李信擊掌道:“太好了,太好了…”
如此看來明朝時對文字在民間的傳播還遠不如清朝時嚴苛,只要朝廷不禁止那就大有可為。
“民間輿論絕不能放任自流,這塊戰場咱們地方上絕不能放棄,要講民意攏起來,由官府引導到正常健康的方向上去。”
田復珍覺得李信今天的思維有點跳躍如何又扯到民意上去了?卻還是跟著他的思路說了下去。
“難道大將軍打算借用這報紙引導民意?”
李信點頭稱是,田復珍則一盆冷水潑下。
“恐怕效果未必盡如人意…”
“為何?”
“太原不比京師,識文斷字的人裡也就十之一二,剩下那十之八.九不識字的讓他如何去看?”
這一點沒能難住李信,“這還不簡單,可以在城中各處,設定讀報亭子,百姓們可免費聽報…”
還真是個主意,田復珍隨即又問了一句。
“報都免費讀了,誰還花錢去買?”
李信笑道:“田府尊因何捨本逐末?他既然聽了去,咱們的目的不也就達到了嗎?”
田復珍點頭,表示認同。“這事田某可以回去安排調整一下,出幾冊看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