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得知王世貞中途離世,眾人也是悲從中來,陳和光等人已經籌備好了盛大的接風洗塵宴,聽得此訊息,也趕忙讓人低調行事,避免太過喜慶,落人話柄。
王弘誨乃是禮部尚書,這位大宗伯對各種排場自是清楚的,稍微提點一下,陳和光等人也是知情識趣地吩咐了下去。
能夠見到這些三品大員,對於地方官員而言,自是與有榮焉,可時隔兩個月,再見李秘,陳和光宋知微以及簡定雍等人,也是欣喜非常。
迎接排場散去之後,便是官員們私底下的交往,無論是簡定雍還是陳和光等人,都沒有第一時間去私訪王弘誨或者張孫繩,而是找到了李秘這廂來!
王弘誨和張孫繩正等著這些地方官員來叨擾聒噪,連官面上的指點話都已經打好了腹稿,誰知卻聽說這些人竟去找李秘了,哭笑不得的同時,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對李秘原先的定位和姿態了。
當然了,陳和光等人出於私交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們也有事情需要跟李秘商量。
若非如此,他們直接召見李秘便好,又何必主動來拜訪李秘,畢竟尊卑還是有別的。
“李秘,我大明水師的海船已經靠岸,不日便會回到太倉來,只是水師方面發來急報,錦衣衛方面的百戶盧武泰,莫名其妙死在了戰船上,你知道他盧家也是名門豪閥,若這樁事措置不當,只怕要為今次凱旋蒙上陰塵……”
“盧武泰死了?這打仗哪能不死人,又有甚麼稀奇的?”李秘也非常驚訝,畢竟這盧武泰是個張揚跋扈之人,除了鎮守太監王沐德,其他人他是一概不賣面子,當初與李秘也有過沖突。
“問題便出在此處了,盧武泰雖是錦衣衛百戶,可海上征伐都由海寧衛指揮使吳惟忠來排程,盧武泰並未上過戰場,暴斃在戰船上,也非常可疑……”
“吳惟忠和範榮寬等一干大人們的意思是,海上的事情最好在海面上解決,若帶回到地面上來,無法給盧氏一個合理的解釋,只怕鬧將起來需是不好看的……”
李秘聽得宋知微如此說著,也難免有些腹誹,這又有甚麼不好講,打仗又豈能不死人,將士們能賣命,他身為錦衣衛百戶,既然選擇了隨軍出征,就該做好以身殉國的準備了。
不過聽陳和光與宋知微的語氣,想必裡頭還大有內幕,否則以吳惟忠的果決,加上範榮寬和王沐德,此三人都是能夠當家做主的朝廷高官,又何必送信到岸上來求助?
李秘早已下定了決心,這種關係到朝局穩定或者未來大計的案子,他是如何都不能坐視不管,思來想去,終於是朝陳和光道。
“知府大人想讓我過去看看?”
陳和光與宋知微相視一眼,而後朝李秘意味深長地低聲道:“只怕不是看看這般簡單,本府雖然察覺到不對勁,但對內情也不甚清晰,凡事只能你自己拿主意,但目的很明確,這樁事情絕不能帶回到岸上來,務必要在海面上解決掉,你可明白?”
一名錦衣衛百戶,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凱旋而歸的戰船上,這等事情若不清不楚,確實會讓今次的勝利蒙羞,李秘既然下定了決心,也不會再推脫,便朝陳和光道。
“大人想讓我何時出發?”
陳和光看向宋知微,後者便朝李秘道:“船已經備好,今番本官也會與你同去,想必你也已經知道了,周瑜大都督眼下聲勢盛隆,範榮寬和王沐德等都唯他是從,本官只怕說不上甚麼話,若你去了,可要強出頭才是……”
李秘聞言,也不由苦笑,原來是讓他應付周瑜去的,不過李秘可不會害怕,更不會退縮,他甚至有些隱隱期待與周瑜的見面,甚至是對決,所以李秘便點頭應了下來。
只是這才剛剛到家,又要海上漂泊,李秘也是有苦難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