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李巧君忽然去求皇后。大義凜然地說,自己要嫁去羌國聯姻。
來表忠心,說要聯姻的世家大族,也不是沒有。好些都貢獻了個庶出的女兒出來,連幾個王府也是如此,供皇后挑選,但大家說法都是極為含蓄的,也都是父親上摺子奏請,像好好一姑娘,自己跳出來要求聯姻,這種事還是大殷朝頭一次出。
尤其是這姑娘滿腔悲憤,好像自己在做出巨大的犧牲。眼睛裡未語淚先流,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樣,皇后差點兒沒讓膈應得把早飯都吐出來。
幸好人家她老人家還算夠淡定。很和藹地把李巧君給哄住,說朝廷知道她忠心,婚姻大事,卻需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讓她先回去和她父母商量商量再說。
等人離開蓬萊宮,轉頭性情最是沉穩不過的皇后就摔了自家的茶杯。
皇帝那邊一聽。也是莫名其妙,人家羌國的使臣都直接就說。人家王子不想要李巧君,把她貶得快不能看,她怎麼還上趕著找羞辱?
作為皇帝,他為了顏面著想,直接當面訓斥了使臣一通,把李巧君誇成一朵花,言外之意,你們王子想求娶,咱大殷朝也不會把好好一郡主嫁到你們蠻夷之地去受罪。
當然,話不能直說,雙方拐著彎打嘴仗,那是鴻臚寺的專業,皇帝只給個調子,他們去扯皮。
這會兒,李巧君最該做的,就是精精神神,快快活活地出現在社交圈,表現出什麼都沒有發生的樣子,場面才容易圓過去,哪有皇帝給她撐面子,她自己連臉都不要了。
皇后把人勸走,直接給李家去了封信,且讓太后手底下的人,把李巧君給看管起來,別再鬧出么蛾子。若是姑娘的精神不正常,那就請個太醫給她瞧瞧,不能諱疾忌醫。
這邊,皇帝煩心,懶得再玩,讓皇后趕緊選一個拎得清的,不受重視的宗室女,封為公主嫁去羌國,就算完事,至於羌國要真公主,不要假的公主的話,聽聽也就算了,怎麼可能什麼都順著他們的意。
反正說歸說,羌國本身對這些根本無所謂。
結果,這邊人選還沒確定,那邊李巧君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居然哄了太后,讓太后放她出宮去,她人直接身披血紅的嫁衣,跑去驛站,站在一群羌國使臣門外,直接說她願意嫁給羌王古良,只求兩國修好!
許薇姝:“……”
別看這是大事,但因為太丟人了,驛站那邊反應及時,很快就把人給堵住嘴,帶回屋裡去。
至於其他看見的,也都三緘其口。
許薇姝聽方思齊和十九皇子,活靈活現地這般一描述,再想起前些日子宮裡的風言風語,頓時啞口無言。
那位李郡主瞧著除了有點兒孤芳自賞之外,不像個笨人,不是說她文武雙全,還有一身的好劍法,連皇帝都贊過的。
怎麼竟做出這等蠢事!
皇帝也被氣瘋了,再加上羌王古良還客客氣氣地給他送了一封私信(幸好不是國書),只說自己不介意李巧君給他當妃子,人家有皇后,皇后還是羌國大部落的女兒,手握實權,平日裡能替古良拿小半個主意的。
李巧君要是想嫁過去做妃子,人家歡迎,要是有別的念頭,比如說想要一個皇后的位置,還是洗洗睡了,做夢比較有可能實現。
許薇姝聽了一耳朵八卦,眨眨眼,轉頭領著幾個小傢伙給他們洗乾淨臉,再塞點兒點心,接著逗小白,講故事玩去。
李巧君這事兒只是私底下傳揚了幾句,外面大部分人連發生什麼也不知道,既然如此,聰明人都該懂得這種時候應當裝傻,別去挑戰皇帝的掌控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