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1、小紅帽穿著水晶鞋去賣火柴。
2、她在森林裡遇到了大灰狼,大灰狼說“三千億年前,你和我父親爭奪先天至寶鋼鐵俠手辦,使我父親元氣大傷,只能在家養傷,今日我就要為父報仇”。
3、小紅帽把這位替父報仇的大灰狼打了一堆,爆出橙色裝備。
3、剛進城,她救下了和王子搶白雪公主,但失敗了的皇后。
4、皇后臨終前,把咬了一口的成精了的毒蘋果交給了她。
5、小紅帽最後和一個成精的毒蘋果過完了一生。
這個故事開始就是小紅帽穿著水晶鞋出現在進城的路上,要去賣火柴。
這個時間點就是1,1之前不會存在任何事情,這個1就是一切的起始。”
二哈說著,遠處好像有什麼東西閃爍了一下,二哈將其招過來,卻赫然是一個世界。
裡面是一隻小紅帽暴打一條大灰狼的劇情……
“所以到底什麼狼都活三千億年……宇宙大爆炸都熬過去好幾輪了,這樣的狼為什麼打不過一個賣火柴的小紅帽,小紅帽那麼牛X為什麼還要去賣火柴……”
艾德華一口氣吐了好多槽。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重點是‘在三千億年前的某件事’。
這只是個設定,這個世界只有15的劇情,它不斷輪迴小紅帽和毒蘋果過完一生後,又從小紅帽穿著水晶鞋出現在森林裡開始。
不斷輪迴迴圈,三千億年前只是存在於話語中的設定?不會展現出來。”
“我明白了,你繼續。”
“如果沒有明確筆墨描寫,只是隨口出現在話語裡,那麼這只是過去的設定,而未來,只是暢想。
故事在結束之後會自動回到開篇第一句話、第一個鏡頭、第一章分鏡、所有創作作品,不外如是,當然如果有‘官方’的續作,還是能接到的,但這個盡頭也只是續作的結尾,然後又會跳到開局。
過去即設定,未來只是幻想。”
艾德華若有所思。
“舉個例子,比如我寫了個續作。
6.小紅帽和成精的毒蘋果結婚,生下了一個蘋果手機,手中拿著ipad和藍芽耳機去與三星、華X、X米在鬼畜區進行鬼畜論劍並且勝利。
上個故事是我寫的,這個也是,我認定他們是一個系列,於是兩個世界就可以合併。
因此,原本應該在和毒蘋果精結婚後就結束的故事被延長,變成了決戰鬼畜之巔,但不會改變的是,在這個結局後,一切又會回到開篇小紅帽遇灰狼。”
“官方續作啊?同人呢?”艾德華問。
“同人續作,這個比較特殊,唯一一種能夠連線到原世界觀的只有被官方承認。
這種雖然能連線,但也會拎出來,單獨形成分叉路線,在這種情況下,會存在兩條故事線。
而不被官方的世界,無論在精彩觀眾再多,那也只是一個平行世界。
比如你想寫個小紅帽的同人,《小紅帽和長髮公主在小黑屋發生的故事》,具體我就不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