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華1.13號晚上從家裡離開,去機場的“監控”下等了一晚上飛機。
在一次去廁所的時候,艾德華髮現了褲兜裡的黃色便條,黃色便條在他瀏覽之後照例燒成灰燼,艾德華看著飄散的灰燼,臉色陰晴不定。
第二天上了飛機,又遇見暴風雨被迫停了,途中停停頓頓,艾德華到帝國墳場的時候,已經1月17日了。
在這期間,神盾局一直透過各種監控盯著艾德華,艾德華也不好畫稿,只能閉眼裝睡覺,和甲鬥蟲聊天。
在飛機上,艾德華得到的唯一成果是甲鬥蟲終於演算成功,開啟了“自帶,但被未來艾德華關閉”的蟲巢空間。
蟲巢空間並非地球科技,而是來自外星種族的次空間。
如果說zecter是鎖,腰帶是鑰匙,蟲巢空間就是“鎖和鑰匙”要守護的倉庫了,在倉庫裡儲存著與zecter配套的變身後的假面騎士裝甲。
比如甲鬥,甲鬥蟲的蟲巢空間裡就有專門儲存甲鬥“假面形態”、“騎士形態”以及“hyper甲鬥形態”的三種裝甲。
相關配套的武器、裝備,也都是儲存在蟲巢空間之內的。
變身過程上:zecter插入腰帶,開門,裝甲透過“以驅動器矯正好的空間層”從蟲巢空間轉移到現實空間,完成變身。
驅動器的主要作用是攜帶一個“完成的空間層”,這個先後順序——是先製造一個“空間層”,然後用驅動器鉚釘、鎖定“空間層”,而不是先打造驅動器,往驅動器裡塞“完成的空間層”。
這個先後順序很重要,因為這個“變身路徑的終點”是要正好、嚴實、完美的貼合在著裝者身體各部位的,這就突出一個問題——貼合。
艾德華目前還在初級階段,他自身的技術限制太大了,他目前能做出的裝甲,“變身路徑”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製作完成後沒法更改。
你提前設定好了路徑——那萬一打造出的裝甲和空間層裡的模板大小不一樣怎麼辦?
這個路徑不是隨便設計的,他得將裝甲貼合到著裝者的身體所有部位,這個過程十分精細、嚴密,需要掃描著裝者的所有身體資訊,你瘦一點不要緊,但你胖一點甚至可能夾到肉、夾到頭髮。
要是突然1米5的個子,突然長出2米1,這情況下還召喚1米5的裝甲穿,那是可能被直接分/屍的!!
裝甲自身也是一樣,裝甲的設計和實物不可能說一模一樣,這樣的情況下,提前設定個空間設定個路徑,萬一裝甲出現大改大變,裝甲大、人小還好,大不了穿不上,裝甲小、人大了,參考上面的例子,是要命的!
不說大改,哪怕小改一點,萬一出現某個部位貼合不嚴密,一套裝甲出現了一個縫隙?這不是送到敵人眼前的破綻嗎?
先有刀、後有鞘,艾德華自身實力的不足,導致只能走這樣的開發順序。
另一方面,也是裝甲的攜帶問題,艾德華這次成功開啟了蟲巢空間,讓他只用著眼於研究裝甲本身就行,而不用去研究如何實現裝甲行動式變身——那麼大個裝甲總不能隨身攜帶啊!
如果沒有蟲巢空間的話,想要便攜,艾德華就只能走“奈米科技”路線,將奈米機器人儲存在腰帶上,每次變身透過奈米機器人完成變身,這樣做最大的問題就是——現在才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