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凌嘆了口氣,“他們只知道取之於民,哪裡知道替百姓排憂解難。”
軒轅凌對這個朝廷已經失望厭惡了。上樑不正下樑歪,皇上都不擔心百姓疾苦,別說這些大臣們了。
朝廷紙上,那些有良知的大臣,估計真的很少了。
“凌哥哥,即便是這樣,這件事情,也不是你的責任,你不必這樣,咱們回頭再想想法子。”
軒轅凌點點頭。
國家政權不是掌握在他的手裡,他擔心的再多,又有什麼法子呢?
馬車噠噠噠的行駛著,快到了陽城。
如今陽城城門出的防衛非常嚴格,一般人都不給進城。
這段日子以來,不少人逃荒湧進了京都,讓京都的秩序有點兒混亂。皇上便下令嚴加看管,不然這些百姓進來。
韓應雪嘆了一口氣。
這個昏君。既然知道百姓的疾苦,知道這些百姓是因為被生活才會這樣,為何不是想著幫著賑災,解決這些人的艱難困苦,而是非要將這些人趕出京都?
韓應雪的眉頭擰在一起,對朝廷這樣的決策有點兒生氣。
“不能進城!”一個士兵攔下了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小孩兒。
老人看上去很瘦弱,骨瘦如柴的。頭髮也有點兒花白。手裡牽著一個小女孩兒。小女孩兒一看也是長期餓著,頭髮蠟黃,一雙漆黑的眼珠子都有點兒凸出,才五六歲的孩子,一看就讓人心疼。
老婆婆對守衛計程車兵求情道,“小哥,我求求你,讓我進去成不?”
士兵嫌惡的揮了揮手,“去去去,一邊去。朝廷下了命令,說不準進城就不準進城。各個你們這樣的人都進城,那陽城還不亂了!”
老婆婆有點兒訕訕的問道,“小哥,那怎麼才能進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