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著自己後方的十幾個國家派過來的顧問道:“臨時拉出來的百萬新兵,如何是這打過無數場勝仗的百萬老兵軍團的對手?”
“你們所提出的固守策略,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衛住我的國家。”
“我決定了,我所直屬的四大軍團,將退出首都,退往大後方,儲存實力,你們所直屬的僱傭軍團,就在這裡先頂一頂吧。”
“冬天還有三個月就要降臨了,只要你們的二十萬大軍能夠堅持到冬天,寒冷侵襲之下,道格拉斯帝國的百萬大軍的後勤必然會出現問題。”
“到時候我再率領四大軍團總共八十萬的主力部隊攻擊,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說完,他頭也不回的就走了。
如果說沒有見識到道格拉斯大帝的軍團面貌之前,他還敢帶著自己的百萬大軍和對方碰上一碰。
但仔細的探查之後,他徹底沒了這個心思。
人家的百萬大軍是百戰鐵軍,而他的百萬大軍,七十多萬都是新兵,他拿頭和人家正面決戰呀。
最好的辦法就是以空間換取時間,藉助天時地利打敗對方。
正面硬碰,那絕對是剛不過的。
正正好,他的百萬大軍之中,有二十萬大軍是被各國殖民地所組織起來的大軍,把他們留下來,絕對夠道格拉斯大帝喝上一壺的了。
畢竟這二十萬大軍,雖然是各國殖民地所組織起來的大軍,但他們的戰鬥力卻是極強的。
殖民地的軍隊可是要時時刻刻和土著的反叛軍打仗的,戰鬥經驗可比他的那些新兵要強多。
正面決戰,他們可能幹不過道格拉斯大帝,但在各式各樣的陣地當中防守,這卻是綽綽有餘的。
二十萬大軍,三個月怎麼也撐的到吧?
十幾個國家的顧問,看著頭也不回的阿爾斯特大帝,一個個都皺起了自己的眉頭。
對方怎麼下起了這麼大的決心?首都竟然說不要就不要了。
但他們偏偏還無法拒絕,他們都是各自國家的利益集團代言者,並且還受到了幾乎所有海外殖民地的支援,為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打敗道格拉斯大帝。
阿爾斯特大帝雖然讓他們手下計程車兵們成為了炮灰,可他所說的計劃,卻有相當大的成功率。
北國的冬天,那可是動輒零下十幾度,甚至是幾十度的極寒天氣。
而道格拉斯大帝手下計程車兵,大多數來自氣候較為溫暖的海邊和南方,對寒冷的抗性,相當的有限。
與之相對應的,阿爾斯特大帝手下計程車兵們雖然都是一群新兵,但這些新兵可是祖祖輩輩都是生存在北國的,對寒冷的抗性相當的大。
一旦冬天降臨,在寒冷的影響之下,道格拉斯大帝手下計程車兵,戰鬥力絕對會被大大的削弱。
要是他們再動動手腳,讓支援他們的存在,影響一下各國棉廠的棉衣產量,或者是把所有的棉衣甚至棉花場地都給燒了,讓道格拉斯大帝手下計程車兵在冬天沒有足夠的棉衣保暖。
動輒零下十幾度,甚至是幾十度的天氣之中,沒有棉衣保暖。
到時候怕不用阿爾斯特大帝的八十萬大軍動手,道格拉斯軍團計程車兵們自己就凍死了。
找到了勝利之機的他們,二話沒說,讓自己手中所掌控的二十萬大軍進入陣地當中,在各式各樣的防禦工事的幫助之下抵抗道格拉斯大帝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