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前兩個問題是整合第三個問題的基礎的話,那麼第四個問題就是集第三個問題得出的基礎。
老人用簡單粗俗大家都懂的道理,一步一步用搭積木的方式,將這個世界最為深沉的道理交給了自己的三個兒子。
他之所以解釋的這麼清楚,就是為了怕這三個傢伙聽不懂,或者是曲解了他的道理。
可以說,為了讓自己的家族得到永久的傳承,他真的是已經窮盡了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了。
此時,大受震撼的老人的三個兒子,同時震驚無比的道:“我們的孩子吃著農場裡面不夠強壯不夠聰明的牛羊,肯定無法長得強壯,長得聰明,更無法成為有能力的人。”
這一刻,他們終於明白他們的父親,為什麼要逼著他們在有充足食物的情況之下去森林之中捕獵了。
上面他們所說的三個好處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如果他們放棄捕獵,以農場中的牛羊為食,因為農場中的牛羊體內沒有太多聰明營養和強壯營養的原因,他們的後代吃著這樣的牛羊,必然會變得不夠強壯和聰明,更無法成為有能力的人。
而整個家族的人都成為了沒有能力的人,哪裡還能夠守得住這麼大的家業?還不得被別人給欺負死。
與其相對應的就是森林之中被他們捕獵到的那些獵物,那可是強壯的緊,聰明的緊。
一個個跑得賊快,一個個也賊聰明。
用他們父親的話來說,森林裡面的那些獵物都非常的強壯,非常的聰明,他們體內有著大量的強壯營養和聰明營養。
只有吃了他們,他們的孩子才能變得強壯,變得聰明,才能夠變成有能力的人。
或許普通人很難以察覺到雙方之間的差距,但他們三個作為聰明人,隨便一計算,都能夠得出一個顛覆整個人類世界的結論。
如果說農場裡面的不強壯不聰明牛羊長大之後體內的聰明營養和強壯營養是一,那麼在森林裡面生存獵物體內的聰明營養和強壯營養極有可能是三四甚至是五。
或許很多人會感到有些離譜,哪裡會有那麼大的差距?
但是事實上,森林裡面之中的食草動物是一直在被食肉動物捕獵著的,食草動物的群體之中,只要稍微不強壯,或者是不聰明一點,就會被食肉動物給捕獵殺死。
也就是說,每時每刻自然界中的優勝劣汰規則,都在不停的把獵物中對比其他正常獵物,不夠聰明,不夠強壯的獵物給淘汰。
正常情況下,十隻獵物中,有兩隻非常強壯的,六隻強壯的,兩隻較為瘦弱的。
食肉動物捕獵的時候,為了提高捕食的成功率,都會選擇攻擊兩隻較為瘦弱的,把他們給吃掉。
而這十隻獵物之中,兩隻較為瘦弱的,一直以較大機率的被食肉動物捕獵,六隻強壯的一直以較小機率被食肉動物捕獵,兩隻非常強壯的,只有非常小的機率被食肉動物捕獵。
如此一來,恆定在十隻獵物的獵場之中,最為弱的兩個,一直在被捕獵吃掉,生存率很低,生育的崽子自然也就非常少。
最為強大的兩隻獵物,只有非常小的機率被捕捉,生存率非常高,而生存率非常高的情況之下,他們生的崽子自然也非常非常的多。
十隻獵物會在這種情況之下變得越來越強壯。
而聰明的獵物也是一樣的,智慧也能夠增大他們的生存率。
同等情況下,蠢的獵物被捕獵的機率非常高,生育的崽子非常少。
聰明的獵物被捕獵的機率非常小,生的崽子也非常的多。
輪轉之下,森林之中的獵物一直在變得更加的強壯,更加的聰明,體內的強壯營養,聰明營養自然也在不停的向上增長。
而農場裡面的牛羊就不同了,所有的農場主都想著讓自己的牛羊長更多的肉,從而賣出更高的價錢。
利益驅使之下,他們會把自己的牛羊向著長肉的方向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