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金珠傳說> 第437章:礦泉水廠(求推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7章:礦泉水廠(求推薦) (2 / 2)

李東文掐指一算,如果每秒徑流量1立方米,每天就有8萬6千多噸水了,每天截留1000噸,就跟沒截留一樣。

秦偉民和姜海波得了這麼個指示,立刻安排人籌建礦泉水廠去了。

大西北,就是這樣,一車車牛羊運出去,換回來一車車礦泉水運進來。水,在這裡的絕大多數地區,都是稀缺資源。

上泉鄉和下泉鄉,一聽這名字,就知道曾經是有過泉水的。今年,消失多年的泉水重新開始流淌,讓當地很多老人都喜極而泣。

他們剛開始還以為,是去年的大雪引起的,化過雪之後,這泉水就會再次消失。如今幾個月過去了,泉水依舊汩汩流淌,不但一點消失的跡象也沒有,這幾天的水量好像又大了一些。

銅城電纜廠。

位於銅城的西郊,三十多年的老廠子,也算曆史悠久了。

李東文到來的時候,專案組的成員正在廠裡的工作組一起,進行資產評估。

廠區佔地五百多畝,但是有三百多畝已經“私有化”了,成了生活區,蓋了職工家屬樓,分給了個人。剩下的生產車間,庫房,廠房等,只有兩百多畝,這部分才是要改制的國有資產。

李東文當初以為,電纜廠,無非就是個生產銅線的嘛,走進車間一看,立時有些眼花繚亂。這工藝還蠻複雜的嘛,產品規格也五花八門。

電纜廠的現任廠長,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漢子,許金泰,是個“電二代”,父母都是電纜廠的退休老職工。

許廠長介紹說:“我們廠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原料緊缺。原來從銅城有色金屬公司進貨,現在有色金屬公司也供應不上了,他們也是銅礦枯竭,無銅可煉了……進口銅,三四千美元一噸,還要花外匯,我們用不起。”

一噸才三四千美元,好像也沒多貴啊?李東文對銅的國際行情,是一無所知,聽著這個數字,想當然地覺得很便宜。

清算小組一核查,電纜廠固定資產三千多萬,但欠債四千多萬,主要是拖欠工人工資,社保資金和銀行貸款。

楊剛軍和銅城官府一商議,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銅城官府拿出300畝土地,補償資不抵債的差額。西郊的土地,爭取和電纜廠連片,稽核為工業用地。

幾千萬的投資,李東文大手一揮,就這麼定了。

老闆拍板了,專案簽約進展神速。這個電纜廠劃歸桃花仙銅城公司管理,由秦偉民和姜海波負責。

秦偉民在簽約的當天,就劃撥了五千萬過來,先把電纜廠的各種欠賬還上,尤其是拖欠的員工工資,一次性付清了。

電纜廠的組織架構基本健全,秦偉民沒有進行大變動,許金泰仍然擔任廠長,他只派了幾個財務人員和行政人員過來,掌控一下核心部門。

秦偉民的第一項舉措,就是漲工資。

在職員工最低工資,統一上調到桃花仙公司的統一標準:一千五百塊。

這項舉措一出,全廠譁然!

本來還以為新官上任三把火,是不是要裁員。哪成想,不但不裁員,而且還漲工資,大幅度地漲工資!

李東文並沒有在此久留,他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解決,電纜廠的原材料供應。

他去找銅去了。

&nbsp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