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大家還是要克服一下,以搶險救災為主。這條河,如果過了陣子就乾涸了,大橋就沒必要休了,先弄一座浮橋,把兩岸連起來,先保障行人通行吧。”
這條小溪,自從幾十年前開礦開始,就乾涸了,僅有的一點溪水,還不夠礦上用呢,哪裡會給下游淌水下來?去年突然把礦炸了,又趕上一場大雪,這條溪流才得以重現。
鎮上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這裡曾經是一條小河,因為他們從出生到現在,也沒見過這裡持續流水,只是在連續下大雨的時候,才有那麼幾天積水的日子。
為數不多的老人,還記得從前的情形,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門前溪水繞村而過,曾經的綠水青山啊。如今青山被前後炸了兩回,幾十年被挖的千瘡百孔,不知道成了什麼樣子,但是,這綠水,如今又回來了,只是不知道是否是曇花一現,很快就又幹涸了。
嶽大龍和盧大林兩位鄉長心中也沒譜,不知道這河水能流淌多久,本來對修建大橋,就沒報多大希望,只是想趁機訴訴苦,從縣裡撈點好處。但是縣長顯然比他倆還要精明,讓鄉里先用浮橋對付著,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但是,桃花仙公司可不是這樣暫時對付,大雪融化之後,第一批先遣隊就沿著溪流,徒步開進了山裡。
進到山裡,大家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站在一處高坡之上,視野太開闊了,能夠阻擋視線高山全部不見了,地面雖然還偶有起伏,但已經十分平緩了。原來的溝溝坎坎,坑坑洞洞,全部不見了,幾乎就是一馬平川啊!
秦偉民抓了一把地上的黑土,發現土質非常溼潤細膩,又拿著鐵鍬向下挖掘,發現土層很深,挖了兩尺多深,還是泥土,還沒有挖到石頭。
這特麼直接就可以種莊稼了,放眼望去,就是千傾良田啊!
順著這條河水,一路向上,發現了五條支流,五條山溪不斷匯聚成四條,三條,兩條,在礦區的邊緣匯成了一條,再向小奔騰而去。
溪水清澈見底,一點渾濁的跡象都沒有,彷彿已經奔騰流淌了上成千上萬年。
李東文心中暗爽,你們以為哥們那“千秋萬載”的術法是白弄的嗎?這片土地,相當於自然沉降了幾萬年,風化了幾萬年,休養生息了幾萬年。
考察隊進山之後,又按照溪流,分成了五個小分隊,把整片礦區都轉了一遍,直到晚上才下山回來。考察隊在山下集合,連夜乘車趕回了指揮部。
第二天一早,大家沒有著急進山,而是召開了工作會議。秦偉民覺得首要工作就是重新繪製地圖,這片區域的地形地貌已經完全改變了,方圓二十幾公里,都要重新勘測一遍。詳細勘測是不可能的,太浪費時間,勘測個大概就可以了。
修路的工作可以同時展開,有些地方甚至還要修橋。開發這片這片地方,交通運輸是必不可少的。
姜海波提議,總指揮部前移,先前移到開車能達到的地方,在山腳下安營紮寨,搭建帳篷和簡易房,然後各項工作再同時推進。姜海波的分工是負責後勤保障的,他覺得這樣效率更高。
“咱們紅水農場的電力供應,恐怕有些麻煩。”姜海波看著李東文,忽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