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文這麼一問,劉穎和郭丕夷兩人,開始大眼瞪小眼。
幾十年的企業,幾千人的大廠,官府都沒啥好辦法,我們能有啥好辦法?
最後還是郭丕夷開口了:“目前廠裡,現有的傳統絲綢生產線,還是可以用的。我們可以邊生產,邊進行技術改造和升級,紡織機械廠那邊,可以全力支援這邊的技術改造升級。”
“機械廠?那邊的技術和裝置,夠先進嗎?”李東文追問。
郭丕夷皺著眉頭說:“先進肯定談不上,不過我計劃引進一套國際先進的裝置,廠裡自己對照著研究開發,這樣進度會快一些,畢竟廠裡還是有一批技術人員在。”
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裝置?呵呵,哥們早就引進來了。
李東文一擺手:“引進的事,我來處理,你招一些懂倭國文字的技術人員,翻譯也行,我們計劃從那邊引進。”
李東文從倭國順來的技術和裝置,不太方便見光,怎麼才能合情合理地拿出來用呢?
李東文心裡裝著事,就沒心情再去視察機械廠了。才八百多人,李東文就沒心思重點關注了。
他說了一聲,馬上去聯絡引進的事,就直接飛去了鵬城。
李仙瓊家裡就是做外貿生意的,引進點裝置,裝裝樣子,問題應該不大。
李仙瓊現在儼然已經進入職業女性的角色,這邊守著一棟天仙大廈,那邊守著一棟在建的天仙酒店,經常兩頭跑,忙得不亦樂乎。
入夜。鵬城某高階酒店。
一對赤條條的男女,胸懷坦蕩地探討著如何引進機械裝置這件事。
“不能由鵬城的天仙公司直接引進,要多轉幾道手……”
“怎麼轉?這麼轉嗎?”
“說正事呢,你先老實點……至少要從港島我家公司過一下……”
“隨便引進點破舊裝置就行,不能便宜了小鬼子……”
“想的真美,便宜都讓你佔了……”
“誰佔便宜誰吃虧,誰能搞得清……這事要儘快了……”
“外貿生意,哪有那麼容易……”
“你在鵬城買的那塊地上,先蓋一個臨時倉庫,大點的,貨到了,先放倉庫裡,我安排人來提貨……”
“哪有那麼快,貨到了,我通知你……”
……
李東文在安樂鄉里雙宿雙飛的日子,沒過幾天,就被請回了通遠。
請他回來的是慶州州長嶽東華,商談的是花生種子的事情。
通遠縣今年二十個鄉鎮,都試點種植了花生,也取得了豐收,按理說是可以大面積推廣了,但因為花生種子的事情,愣是搞得無比糾結。
如果說試點成功了,不但是谷縣長要推廣,嶽州長也有心情在全州推廣。每畝收入五千元,比普通作物增收十幾倍,誰都想種。
縣裡已經有不少農戶等不及了,直接從桃花仙的專賣店購買花生做種子,九塊九一斤,貴點也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