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只能夠任用這縣城內原先的一些人才。
而這麼做,也是有壞處的。
任用縣城內原本的官員,可能會破壞新統治者的權威。因為人們可能會把他們看成是原來政權的繼承者,而不是徹底的新政權的代表。
原本的官員對當地會有一些腐敗和舊勢力的遺留問題,也根本得不到解決。許多牆頭草可能會隨時叛變,引發進一步的鬥爭,造成不穩定因素。
所以,袁耀就需要鄭寶和祖郎派遣兵馬,屯紮於一些重鎮上,防止孫策過早的奪回一些縣城。
只要能夠將這丹陽郡,大半縣城給佔領,將這裡的戰場變成長時間的拉鋸戰,孫策就會源源不斷的往這邊派遣兵馬,到時候吳郡這邊就無法完全顧及。
袁耀支援的兵馬,到達了丹陽郡之後,甚至可以藉此機會,繞過丹陽,直接殺到吳郡去。
到時候,趁著孫策不在吳郡,袁耀甚至可以一舉將吳郡也給攪出一鍋渾水,孫策就必須考慮一下,到底是保住吳郡,還是要保住丹陽郡了。
袁耀這個計劃,簡單的跟鄭寶與祖郎一說,立刻得到了祖郎和鄭寶的大力支援。
為此,鄭寶更是再也不隱藏了,直接告訴袁耀,他可以叫來,張多和許幹這兩個大水賊相助。
張多和許幹二人的兵馬,其實就在丹陽郡不遠了,二人雖然名義上沒有公開支援自己的大哥攻打丹陽郡。
但鄭寶決定和袁耀一起出兵丹陽郡的時候,他的兩個義弟就沒有鬆懈,陸續派人到達丹陽郡附近。
反正他們平時都是商賈的模樣,利用經商的名義,倒也沒有引起旁人的警覺。
此番決定邀請自己的兩個義弟相助之後,鄭寶倒也沒費什麼唇舌,很快便將張多和許乾的人馬,召集了過來。
有了張多和許乾的數千兵馬相助,想要守住丹陽郡這些城池,也就更有把握了。
這下讓袁耀可算是頗為滿意。
又過了兩日的時間,他從廬江趕過來支援的兵馬,也終於來了。
劉闢,龔都二人所率領兵馬,從廬江逐漸到達了秣陵縣城所在的位置。
並且他們帶來了一萬新訓練的人馬。
這些人馬,都是之前袁耀在汝南郡,招安的黃巾殘黨,汝南郡是黃河流域的重要農業區,但由於戰亂和政治腐敗等原因,當地農民失去了土地,生計難以維持。
此外,天災不斷也使得當地人民生活陷入困頓。許多人加入了黃巾軍,希望透過反抗達到改善生活的目的。
後來雖然黃巾軍覆滅了,可那些參與了黃巾軍的普通百姓們,都成為了反賊,朝廷不會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只能夠繼續在山林之中,以山匪的身份繼續存活。
而袁耀的出現,就改變了這種狀況。
袁耀直接將那些黃巾殘黨們招安,一部分老弱婦孺,直接分配一些荒地,讓其耕種,安居樂業,至於那些年輕力壯的青壯年,袁耀繼續將其整頓為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