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太史慈自打出道以來,遇見的對手同樣不少,甚至有很多強者,比如當年在青州的時候,他就見過關羽張飛。
但當時關羽張飛與他只是朋友,並未真正在戰場上有過生死交手之戰。
武將只有在生死搏鬥的邊緣才能夠領悟一些更精髓的東西,才能夠促使自己的武藝更上一層樓。
而上一次在神亭與孫策的一戰便是這種結果,這一戰過後讓太史慈對自己的武藝不足之處,有了更多的瞭解,也明白自身武藝還有許多欠缺的地方。
這兩年的時間讓他不斷增強自己的缺點。
這才使得自身武藝又精進了一分。
只是沒想到孫策的實力也比兩年前更加厲害了,而且隱隱已經超過了太史慈,方才在交戰之中,太史慈明顯能夠感覺得到,對方已經有意留手了。
而太史慈自己則已經使出了全力,都未能將孫策擊敗,甚至都沒能夠在對方的手中討到什麼便宜。
如此一來太史慈也就能夠明白,自己的實力,距離孫策,已經有一些差距了。
對方經過兩年的沉澱,實力已經在自己之上了。
原本信心滿滿的太史慈,此刻的內心依然有了一絲警惕。
在明知孫策實力增強之後,他擊敗孫策的可能性不大,那這場戰鬥的性質都變了,從一開始的信心滿滿變成了以拖延時間為主了。
聽見對方誇讚自己實力提升,孫策本來惱怒的臉上,倒是也擠出了一些笑意。
“認清楚了你我之間的差距也好,我見你也算是一個人才,這樣吧,現在投降,我能夠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惜才之心大起的孫策,想要憑藉自己的三言兩語就將太史慈給勸降。
不過太史慈顯然和孫策的交情,還沒有深厚到這個層次。
“孫伯符,那你可就真的想太多了,你單槍匹馬殺到陣前,已經是軍中大忌,一會我家公子的人馬,包圍過來,你可就走投無路了。”
“我看你還是擔心擔心自己吧。”
“你家公子?劉基嗎?”
一聽到太史慈說公子,孫策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劉繇的兒子劉基。
不過仔細一想,劉繇兒子劉基此時應該才十三四歲而已,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能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