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若是皇太極肯再說明一點的話,那麼大約索倫圖便不會多想的了。但是皇太極為了幫海蘭珠掩蓋過錯終究是一件很羞恥的事,也怕說明白了索倫圖會承受不了,便是這樣含糊的帶過了。至於主動提出接孟古青回宮過壽宴以及過年,便是一種心理安慰,對索倫圖和孟古青也是一種安撫。
偏是這樣就容易有誤會。索倫圖原本還很堅持地認定皇太極不會和海蘭珠一起欺騙他,但皇太極這樣做則是明顯地在告訴索倫圖不要再糾結以前的事,已是有著哀求的意味了。索倫圖頓時變了臉色,驚愕加受傷的感到了疼痛。
皇太極這幾日也是為著這事糾結。若是別的兒子遇上這種事,他可以很大方地便處置了,可是索倫圖則不同。皇太極不敢錯過了半點補救的機會,儘管海蘭珠做下這事來他也很傷心。
尤其是之前一無所知,待到查案時才猛然警覺的時候。這事若不是他強行壓住,怕是已經真相大白了。到時候,不止是宮裡,就連宮外也都會知道,海蘭珠為了把孟古青和索倫圖拆開做了些什麼事情。
就算五石散不是她授意卓蘭所為,到時也是沒有人肯相信的了。
那會是什麼樣的情形。皇太極這會兒想起,仍是要抹抹額上冷汗。他的心著實被海蘭珠驚到了,也頗有些寒涼,但後來等看到海蘭珠傷心欲絕的樣子,卻是一言不發便原諒了她。
雖然心裡會有些不舒服,但是過去了便過去了。皇太極想想眼下的日子,自己對自己說,算了吧。
不管那些沒查到的,連同查到的一併丟棄不去想了。上了年紀的人就想圖個安靜。皇太極小心地等了一會兒,見索倫圖的臉色慢慢地緩和了。便以為是想通了,這才招手呼喚那些下人過來伺候。剛才的那些,是皇太極因為愧疚而有些自虐的行為,大冷天睡在這涼亭裡,便是使心裡安靜下來,現在心靜了,身上倒覺得寒了。
索倫圖的心痛得扭曲起來,卻是想著明兒是二十八聖壽的喜日,便不敢再問什麼了,謝了恩後便教人傳訊到鄭親王府。讓孟古青好好地準備一下明早入宮。
眼下的日子實在太過重要,有許多人會盯著這兒的。索倫圖才吩咐過,那邊便有人來了。卻是福臨和博果爾,以及庶妃生的六七阿哥。六七阿哥比索倫圖年長,且前一陣子成了親,正是每天樂呵呵的,眼下到宮裡來也是端著笑臉的。卻見著索倫圖和皇太極都不怎麼高興的樣子,不得不忐忑地收了笑容。
至於福臨在察言觀色中感悟到了,也是很謹慎地彎腰,等皇太極發話後才回:“兒子們一路走過來,見著聖駕似是在此,便斗膽過來請安了。皇阿瑪保重龍體。”
雖然福臨在這些人裡並不是最年長的。但卻有著非同一般的冷靜風範。連皇太極也不得不承認,去過山西之後的福臨越發有著碩塞的影子,卻是比當年的碩塞崛起的速度還要快許多倍。
原本這回福臨回來。皇太極是應當要升他的,因為他的功勳著實夠了,但是為著不到一年便從阿哥變成了貝勒已是太快了,若再升成郡王便有著直逼索倫圖的勢頭,這樣會使外界有著不好的猜想。皇太極當然不願意這樣,也不願意助長福臨的氣焰。怕他年輕不知事情,輕易地再度犯錯。
升得越高犯起錯來便是要害命的。皇太極也是存著憐惜之意,才將這事放一放,打算再過幾年福臨心性更穩了,年紀也夠了的時候再升。到那時福臨想必已足夠忠心,便是索倫圖很好的助手,到時候再升,他應當也會感念索倫圖的恩典。
皇太極的思量不肯告訴外人,除了索倫圖之外,其他的兒子便只是輔助罷了。這樣看對索倫圖是一種偏愛,對他們卻著實有些涼薄。在臨近喜日時想這些,未免有點殘忍,皇太極便略過了目光,投望到遠處的一景。
不過是個小太監提燈,沒什麼好瞧的。但皇太極呆望著,其他人便已即刻轉過了眼睛。皇太極見到這樣,嘆了口氣收回了視線,吩咐孩子們各自保重,便拉著索倫圖走了。
天空中五顏六色的煙火一刻也不肯安歇,索倫圖的心亂亂的,聽見倒有些暴躁。因顧著皇太極,所以盡力不表現出來,思緒卻是已飛到宮外的鄭親王府去了。他在想孟古青這時候是不是也在想著他。倘若她知道他確認了確是皇太極和海蘭珠一起做出了算計他們的事,會是什麼心情。雖然這只是一種誤解,但是因為太受傷害,一旦確認了反而容易滲透到記憶裡很難轉移的了。
索倫圖雖是默默地陪著皇太極在走,手指卻緊緊的摳著,快要摳破了。
紫禁城的煙火映透了天空,連宮外也感染了喜慶。
在鄭親王府抱著推窗觀望的孟古青突然接到了口諭。幸好之前蘇泰便有準備,所以並沒有忙碌太久,該帶進宮裡的東西都是齊全的。
只是孟古青還想多看一會兒,卻是為了這樣而提前歇下了。才剛剛上了床,想要熄燭,便聽到外邊有人敲門。
新嫁的德德瑪喚道:“姐姐,我做了一些湯圓,你要吃嗎。”
孟古青本是不餓的,但一想一片心意不好推拒了,便道:“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