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的演唱,是憂傷的鋼琴彈奏、加上吉他營造的回憶感,一個女生如同吶喊一般地追憶EX而演唱的狀態,劉若英是個不那麼會拿捏情感的歌者,但在《後來》的演繹中,她較為“外放”的詮釋,剛剛好就傳達妥當了80後們面對逝去感情的時代表情.
這首歌,也是無雙當時去KTV必點的一首歌,事實上,不只劉若英,很多曾經結束戀情的人,聽到這歌也都很有感觸,也讓這首歌廣為傳唱。“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這首歌的歌詞,正是描述從穿著藍色百褶裙制服的少女,一路成長為熟女,歷經多少失敗戀情,後來才對感情有所領悟。
史麗潁一直找不準感覺,那是因為,用無雙的話來形容,一個連戀愛都沒有的人唱這首歌,能找到感覺才是怪事,不過,無雙也沒用發現這點。
“你練著,我碼字去了。”
無雙指揮欣賞不會指導,跟史麗潁打個招呼就回自己房間了,開了筆記本便直接依床頭上碼字。
靈感。
又叫靈感思維,是文藝創作中瞬間產生的富有創造性的突發思維狀態。
靈感這東西,被人傳的很玄,但是,這只是一種錯覺,是否有這種感覺,有一刻,下筆如飛,但是仔細想想你的那種狀態,是不是你全神貫注的時候?
所以,所謂沒有靈感,是你自己對自己文字產生懷疑,換句話就是說,你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阻礙了你的文思。
人的思維有兩重。有一重是正常的思維,包括理智、情感、道德在內,它的作用約束著你的行為,而另一重,有些叫它靈感,可是正確的說應該是潛意識。
在你自己批判你的文章的時候,潛意識就被你的正常的意識所壓制。
放開手腳,碼。
你沒有靈感,起身,別坐在電腦桌前,靜立幾秒,什麼也別想,就像冥想那樣,然後,洗個澡,等腦子平靜下了之後,將你卡殼的地方在腦中重現,主人公出現,場景出現,靈感來了。
無雙就是這樣。
沒有靈感的時候,下筆非常艱難,寫寫就會卡文;靈感大爆發的時候,寫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一氣呵成,而且文章質量要比平時高很多,所以他一躺下就可以啪啪啪的碼字,沒辦法,他身上完全沒有負擔。
這也是阻礙靈感的一種,生怕讀者少不看不打賞等等,所以哥幾個,給點打賞唄,而無雙則沒有這方面的阻礙,完全是憑喜好,絲毫不擔心成績的問題,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不白有多白。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會抄的抄人家的思想;不會抄的,抄人家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