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端著茶盞喝了一口,煮久了一點,有些苦澀,“秦秉中是如何評價秦會之的?”
虞問道搖了搖頭,“秦老說……背後不論人是非。”
宣帝放下茶盞,微微一笑,“那他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並不看好他這個侄子。”
“所以兒臣以為,而今的虞朝四海昇平,有傅小官打造出沃豐道的樣板,其餘十三道跟著學就行了……虞朝接下來應該重在執行,重在穩定,重在守成。
就算燕相當頤養天年,燕師道比秦會之,兒臣以為也更合適。”
虞問道沒有說燕閥對虞朝之忠誠有目共睹,一門三相這個傳言,也是當初母后親口說出去的。
當然,他並不知道尚皇后宣揚燕閥一門三相,是在打壓燕閥。
宣帝露出了一絲笑意,他看了看虞問道,這個沒怎麼學文反倒是學了一身武藝的兒子,看來在神劍軍訓練了一年,倒是訓練出了一副好眼光。
他當然知道燕師道比秦會之更合適,但而今之局面卻不能選燕師道為相。
所以他沒有和虞問道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說道:
“明日大朝會,朕會冊封你為太子,朕原本的打算是讓你臨朝聽政,學習治國之道的,但現在朕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交給你去辦。”
虞問道拱手一禮:“兒臣謹遵父皇令旨!”
宣帝抬起頭,微蹙著眉,滿臉肅然。
“神劍軍的戰鬥力,你比為父更加清楚。”
“傅小官而今調集了神劍第一軍三萬將士,出鳳臨山,直奔燕山關而去……”
虞問道一驚,傅小官不是說要把這三萬人弄去沃豐道修路的麼?
怎麼跑燕山關去了?
“朕在年前和傅小官有過一次長談,他說……他要用這三萬人,為虞朝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
虞問道整個人都不好了,特麼的傅小官,你這分明是要去打荒國,卻騙了老子……!
宣帝看了看虞問道驚詫的臉色,笑道:“是不是不相信?朕是相信他的,他或許真能做到。所以朕給彭成武去了一道聖旨,著他配合傅小官,與荒人一戰。”
“朕和你說這個,是要讓你明白一支強大的軍隊,對於一個國家是何等的重要!”
“神劍軍自從出世以來,在平陵山對叛匪宮身長之戰,在秦嶺七盤關對席花十五萬叛軍之戰,在劍門城,對薛定山十五萬叛軍之戰,在岷山,對彗親王黑衣衛之戰,以及最後在岷山深處對拜月教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