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高興地說道:“妥了。香腸一百五十斤——還有些零頭我留下了——共十二兩銀子;臘肉八十斤。四兩八錢銀子;粉蒸肉的方子他給了五十兩銀子;辣白菜……噯喲,我也算不清了,他爹,辣白菜是多少?”
鄭長河想了想道:“好像是兩百多斤哩,賣了一兩多銀子。”
菊花其實在房裡都聽見了,要是算得有誤差的話,她一定會出來提醒爹孃的。她笑道:“辣白菜兩百二十四斤,共得了一兩銀子外加七百九十二文錢。今兒總共得了六十八兩銀子,外加五百九十二文錢。”
楊氏數了數,果然不錯,她贊閨女算賬快。
菊花見她娘捧著銀子寶貝似地去收藏。心裡高興的很,笑眯眯的對鄭長河道:“爹,這麼攢錢快吧?”
鄭長河搓著手笑道:“快!不過這都是你腦子靈,才想出來灌香腸賣。要是光賣豬肉,也不能賣這麼些錢。爹腦子笨的很,也就會餵豬。”
菊花笑道:“看爹說的,沒有豬哪來的香腸哩。”
第二天,鄭家從集上買了一百斤豬肉回來灌香腸,準備跟自家的香腸比比,看差別有多大。
為了以後灌香腸準備,鄭長河便每天一大早往下塘集跑,把那豬小腸全買了來。菊花清洗乾淨後,拿筷子颳去那層脂肪,只剩薄薄的一層,涼半乾備用。
同時,鄭長河也跟村裡人也打了招呼,要是殺豬的話,就把豬肉賣給鄭家,比賣給集上要多兩文錢一斤,這使得村民們非常高興。
趙大嘴因為要娶媳婦,率先就殺了一頭豬,賣了一大半給了鄭家。於是,菊花和楊氏就又灌了百來斤香腸。
入冬後,因為鄭長河和楊氏都在家,菊花就不像去年那麼忙,凡事有爹孃內外照管著,她就做起針線來。
一來條件好些了,二來她的身量長高了些,原來那些破舊衣裳都不能穿了,只好做新的,又幫哥哥和爹孃做,因此一直也是沒個停歇的。
這日正幫青木縫衣裳,他扛著鋤頭從地裡回來,把鋤頭丟在廊簷,對菊花道:“紅蘿蔔有手指頭那麼粗了,再過些日子能吃了哩。”今日學堂休息,他便去瞧了瞧紅蘿蔔。
菊花抬頭高興地問道:“真的麼?咋長這麼快哩,我想著還要過一個多月才能長大哩。”
青木見她說得差太遠,以為她不瞭解這紅蘿蔔的習性,便笑著跟她說道:“這還快麼?咱家沒上多少肥——土肥都叫爹弄到麥地裡去了——這蘿蔔才小,槐子說他家的就快能吃了哩。他當時可是下了些土肥的。”
菊花不相信地問道:“不能這麼快吧?都能吃了?”
青木笑道:“他那地不就在咱旁邊,你沒注意?要不咱倆去瞧瞧吧。”
菊花忙放下手中的衣裳,掀開腿上的小棉被,對哥哥說道:“走,去瞧瞧!我遠遠的只看見一片綠,還沒到旁邊去瞧過哩。要真是能吃了,明年再種的時候咱可不能不精心了。”
青木點點頭,兄妹倆便出了院子往張槐的那塊屋基場地走來。
菊花以前總是望見張大栓跟何氏在那塊地裡忙碌,看著那塊地被翻出來,種上紅蘿蔔和白菜,又看著它慢慢地透出一層綠色,白菜也長大包心,可是她卻從沒到附近去看過。
如今來到近前,只見一排排的白菜鼓著大肚子整齊地挺立著;胡蘿蔔的秧苗顏色碧綠,跟周圍衰草枯樹形成鮮明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