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張槐懲三順
張槐往嘴裡塞了顆瓜子,一邊瞧著屋裡這群人,有用鍋巴●醬嚼得“嘎嘣”響的,有嚼小乾魚的,有嚼筍乾的,有嗑瓜子的,大大小小的娃子全都樂呵呵地忙個不停。
他問正在吃乾魚的李長雨道:“你覺得咋樣?”
李長雨點頭道:“我心裡更有底氣了。
放心吧,這麼些好東西,我要還做不好這生意,真是蠢到家了。”
他跟槐子認真地討論著如何賣這些東西,這時候,他們全神貫注的,互相提點著對方,彷彿那些心照不宣的事兒根本從來不存在一樣。兩人談論事情的時候,都很默契地沒往菊花那邊瞧。
青木嚼著鍋巴蘸醬,辣得嘴巴直吸氣,笑對兩人道:“我也有些想法,就是明年要建兩個作坊,一個香腸作坊,專門做臘肉香腸;一個醬菜作坊,做辣白菜、香醬、辣椒片、醃生薑這些東西,就是這小魚也能在醬菜作坊做的。橡子麵粉還是各家自己做。”
張槐點點頭道:“做的都是咱自家產的東西,田地肯定不能荒了。話說咱這麼折騰不就是想多賺點錢,好多買些地麼,往後子孫們也有保障。”
青木想著自己正在跟菊花研究的東西,道:“是這麼回事。明年我雎備種兩季稻子,也好讓這田出產多一些。”
劉三順見大夥對妹妹的手藝讚不絕口,心裡甭提多高興了,他嚼著金香拿來的筍乾,對青木道:“不成哩。種兩季好是好,那田就太傷根本了。我今年在田裡種了一茬大白菜,我爹都訓我了,說肯定影響明年稻子的收成。”
青木微笑道:“三順,你也不想想,如今咱可是餵了四頭豬哩,我家算上小豬的話·都五頭了。這豬糞是幹啥用的?還有雞也比往常喂的多;還有鴨子,有了這麼些肥料,我才敢種兩季稻的。”
這也是菊花常跟他談論的迴圈種植和養殖。
菊花想的是,就算做生意能賺錢·但也要謹記“以農為本”這一條,尤其是他們這些不擅長做生意的鄉村人,更是不能本末倒置,如果放下田地去跟城裡那些經常做生意的人爭一口飯吃,那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了。
所以,她一直是目標明確的,那就是以清南村為根本·發展種植和養殖業,然後才是想方設法把這些出產的東西對外推銷。
目前看來,這一步步走得還算穩當。
菊花開心地吃了好些筍乾、小魚,聽見哥哥和三順說種田的事,想了想,覺得把人都利用起來才好,光靠幾個人是不成的。
其實,劉三順、李長明、李長星這些人都是很能幹的。
她便對劉三順說道:“三順哥·你也見了我家魚塘裡的魚了吧,才這麼短時候,那魚長得多好。你是個懂魚的·為啥不養魚哩?”
劉三順聽了又是高興,又是嘆氣,對菊花說道:“我可不是就想養魚麼。可是我家也沒地方讓我挖魚塘哩。看明年能不能買些地,挖一塊魚塘出來。我也覺得我要是養魚的話,準能養好。”
他毫不謙虛的樣子讓大家都笑了起來。
菊花卻說道:“明年大夥都要忙了。你幹啥不跟村長說說,把村裡的魚塘都包下來哩?”
李雲詫異地問道:“包魚塘?那魚塘是村裡的,咋包?”
青木、張槐、李長雨也一齊望著菊花,看她咋說;連劉小妹和金香都停下了吃瓜子。
菊花道:“魚塘是村裡的沒錯,可也沒人去管它呀!就是去年安排了人割草餵魚,也是不太精心的。要是三順哥管著的話·那魚塘到了年底,肯定會比往年出產多得多。你就跟村裡定個數,按往年的出產定,一年上交多少魚給村裡,剩下的歸你自個。村裡也省事了,你忙一場也得些收入。”
劉三順聽了喜不自禁·說道:“這可是個好主意。我就怕村裡不答應哩。”
菊花肯定地說道:“不會不答應的。你想,就拿那圓塘來說,要是以往三年都大概出產三百多斤魚,你跟村裡說一年上交四百斤魚·村裡咋能不答應哩?”
不等劉三順說話,劉小妹急忙叫道:“那我家不要虧死了?這不是賠本麼。”
菊花無奈地瞧著她道:“你就這麼不信你三哥?那魚塘沒人管還出產三百多斤魚;你三哥要是管著,可不光是割些草餵魚了,他肯定會經常撈些魚苗往塘裡放;除了割草餵魚,還要多逮些青蛙放到那專門產黑魚的池塘裡……”
劉三順不等菊花說完,激動地連連搓手道:“對哩,我這麼一折騰,那魚的出產準會翻一翻。”
他最近也在家發愁,全家努力地幹了一年,竟然還沒有小妹跟著菊花灌香腸賺的錢多。他想要跟菊花過好日子的願望直是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