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布的此舉,是為了試探大明對喀喇沁的態度。這是袁崇煥的分析。
在已巳之變中,喀喇沁三十六家為黃臺吉當帶路黨,實際上已經與大明為敵。
現在突然又過來要求互市和歲貢,就是來試探大明還能不能容忍自己繼續做一根牆頭草,在建州和大明之間搖擺下去。
袁崇煥分析,喀喇沁之所以立場搖擺,很可能是受建州之前吞併科爾沁的影響,對建州心懷懼意。
西邊的察哈爾和北邊的建州都要吞併自己,束布的想保持獨立性,只有向大明再次靠攏。
袁崇煥的建議是,互市可以應允,畢竟拉攏束布的,可以作為耳目藩籬。
但是歲賞,對不起,分文不給。
憑什麼我大明的將士都在捱餓,還要給你這些屬夷送溫暖?
崇禎先是點頭,因為他正打算這麼做。
又微微搖頭,因為他並不準備再費力氣拉攏喀喇沁。
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那如果遠人畏威而不懷德,豈不是白費心思。
提起筆,崇禎先是回覆了袁崇煥,然後寫信給滿桂,最後急令畢自嚴徵集民夫,即刻解壓糧草往張家口。
半月後,遼鎮與喀喇沁相鄰的邊境小城裡,袁崇煥和祖大壽掃視著從遼鎮帶來的貨物。
“督師,咱們這次給他們交易的東西也太好了吧。什麼閩東的烏龍茶,山東的高粱酒,嶺南的‘淡巴菰’,好些東西我見都沒見過。”
“昨天我偷偷從那烏龍茶上掰下一下塊來,哎呀,那泡茶也太香了,我老祖這輩子都沒喝過這麼好喝的茶。”
袁崇煥笑罵道,“瞧你那點出息。”伸手直接解開一個布袋裡,取出兩塊茶磚交給祖大壽。
“你知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朝堂用來互市的貨物這麼好?”
“不知道。”祖大壽連連搖頭。
袁崇煥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可是御用的東西,是聖上親自下旨,讓光祿寺(明朝的御膳房)和米麵油局把庫存貨清汰下來,送到遼東。”
祖大壽一哆嗦,就要把茶磚遞迴給袁崇煥。“督師,這御茶我可不敢喝。”
“有什麼不敢喝的?”袁崇煥不屑一顧。“這麼多好東西,就是把束布的賣了也買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