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昏君模擬器,開局提審袁崇煥> 第四十一章 始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 始動 (1 / 2)

大寧都司(今內蒙赤峰),是當年洪武分封諸王時,在長城以外設立的一個戰略支點要塞。

後來的藍玉、馮勝北伐,便是以大寧都司為起點。

雖然遠隔關外,但是朱元璋為了經營大寧,硬是透過移民、屯田等方式,攢下80多萬石存糧,使得大寧可以自給自足。

結果朱棣在靖難之前,看上了大寧都司的強盛兵馬,前去背刺寧王,並在奪得天下後將大寧都司撤到了保定。

朱棣此舉是有正當考慮的,因為經過他多次北伐,北元早已支離破碎,不足為患。

將大寧都司這些孤懸長城之外的邊鎮回撤,可以減少明朝的經濟壓力。

同時他將大寧都司的舊地,連同數十萬石存糧,贈予了陪同靖難的朵顏三衛,算是對他們的酬庸。

如今近兩百年過去,大明在長城以外的衛所早已全部內撤,對於關外蒙古、建州的動向就是睜眼瞎。

這也是為什麼,黃臺吉在沒有後勤補給時,仍能四次入塞劫掠,讓大明最終轟然倒坍。

不過,崇禎之前與劉興祚對談時,得到的情報是,盤踞大寧都司的喀喇沁蒙古部落如今遭受林丹汗重創。

喀喇沁部落原屬於右翼蒙古,在北元恢復元氣後逐漸入侵朵顏三衛的地盤,透過和親、武力手段羈靡了三衛。

但是林丹汗在建州崛起後被迫西遷,首先征服了右翼蒙古中的土默特部,又同喀喇沁連連發生衝突。

在崇禎元年,林丹汗又擊破喀喇沁本部,使得現在喀喇沁只剩下作為扶庸的朵顏三衛勢力。

即由束不的率領的喀喇沁三十六家。

喀喇沁的實力原本就比遼鎮要差上一些,如今又被林丹汗削弱,更不是大明的對手。

更要緊的是,現在的建州還在吞併消化科爾沁部,很有可能無暇南下。

錯過這個時間點,一旦束不的選擇完全倒向建州,整個草原走廊都將落入建州的掌控,大明北部邊境永無寧日。

而如果大明恢復大寧都司和對朵顏三衛的掌控,那麼就有了同建州和林丹汗爭奪草原的抓手,甚至可以繼續北上,與遼西形成鉗形攻勢,逼迫建州退回遼東。

想到這裡,崇禎不再遲疑。

首先立刻寫了一封密信給滿桂,讓他將建州吞併科爾沁一事迅速告知他收服的蒙古兵。

科爾沁降兵原本不太可信,但是黃臺吉將其部落吞併後,可真是養他們的老婆,還打他們的孩子。

這些蒙古兵已經具備了同大明一道同仇敵愾的利益基礎。

同時隱晦的提醒他做好出兵準備。

其次是召見何如寵與畢自嚴,讓二人分別查明喀喇沁近期對大明往來音信,和正在通州囤積的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已巳之變期間,南方輸送的稅銀大多被折成糧食,輸送到了京師。

這些軍糧,剛好可以支援對喀喇沁的軍事行動。

最後則是召喚劉興祚。

此人身為努爾哈赤的女婿,對建奴內部情況的瞭解遠勝東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