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祚說道,“毛帥原本還有一個親生的兒子,叫做毛承鬥。毛帥被誅之後,沈世奎被朝廷任命為皮島總兵,此人依仗的是後來朝廷派去的客兵,於是刻意排擠毛帥收的那些義子。尚可喜便被逼的以廣鹿島投降黃臺吉。”
“為了防止他對毛承鬥下手,我便偷偷把他送到了毛帥的老家錢塘。”
“陛下若對毛帥仍留有聖眷,末將倒是推薦毛承鬥重新率領毛帥舊部。”
崇禎心中一動,想不到這個劉興祚兩頭都吃,一邊暗中弄死毛文龍,另一方面卻把龍哥的兒子救下,確實是一個膽大心狠之人。
將毛承鬥這件事記下,崇禎不置可否,又向劉興祚問起了清朝宗室內部的矛盾衝突。
“劉將軍,你可識得努爾哈赤幼子多爾袞?此人現在何處?”
劉興祚思索片刻後答道,“多爾袞天資英敏,而且為人光明磊落,不像黃臺吉那般私心深重,頗得老賊歡心。”
“我聽夫人說,努爾哈赤本就打算傳位於多爾袞。只是,在他臨死前陪在身邊的侄子阿敏當時已經同黃臺吉私下勾搭,因此努爾哈赤始終未能把這條遺詔傳出去。”
“最後,努爾哈赤不得不在臨終前改變主意,由年齡最長的兒子代善、莽古爾泰、黃臺吉和侄子阿敏這四大貝勒共同繼承汗位。”
“一國四公?”崇禎有些驚詫,這真是沒有30年高血壓想不到的操作。
劉興祚一五一十說道,“八旗與我大明體制不一,一旦擔任固山額真,終其子孫都是旗主,對旗民的掌控便如同私產,即使是大汗也不能隨便剝奪其權利。”
“也正因此,努爾哈赤那些子侄才各個敢戰,為他打下了偌大的江山。”
“老賊分封四子,相互制衡,也使得無人敢私自侵吞那幾個幼子的財產,也算是維護了八旗暫時的團結。”
崇禎點頭,說白了就是傳統的封建制度,當年周朝、漢朝建立,也差不多。
沒有這種硬性激勵,立了半天功勞封個少保、少傅虛銜,還可能死後被抄家,誰還為你賣命?
劉興祚又道,“四大貝勒繼位後,第一件事便是逼死了多爾袞和阿濟格的生母,大福晉阿巴亥。我夫人說,這是為了避免老賊傳位於多爾袞的遺詔走漏出去。”
崇禎驚訝道,“如此說來,多爾袞豈不是同他們幾個有不共戴天之仇?”
劉興祚搖頭道,“女真人本來就未廢除人殉惡習。我以為我夫人所說的,也只是謠言罷了。”
“否則四大貝勒明明要防止遺詔事外傳,怎麼又會連我夫人都能得知?”
“我個人以為,老賊自處死太子褚英後,便不欲再公開立儲,以免其生出驕縱,因此形成多子制衡、相互牽制的局面,也算是保護了幾個幼子不被欺負。”
“沒想到寧遠一戰,被袁督師一炮轟出了心病,早早離世。他也想不出更好的立儲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