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光微微發顫,說到底,皇上對袁聖眷未衰,沒有把自己彈劾袁崇煥事完全放下。
強推自己背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
看來這口鍋自己是不得背了。
正當這時,崇禎又溫言道,“王尚書,你廉潔勤政,直言敢諫,這些朕都看在眼裡。”
“不瞞你說,朕這份名單,在綸扉之內,也給你留了一席之地。”
王永光心中一顫,雖然被擺了一道,但被皇上如此認同,也讓他眼眶有些發酸。
“臣領旨,一定把這事做的妥當。”
崇禎點了點頭,道“好,有你這句話,朕便放心了。你也大可放心,朕並非薄情寡恩之人,凡是實心用命之臣,無論文武,朕都會為他們遮風擋雨,絕不會就撒手不管。”
王永光心中些許苦澀,雖說君無戲言,但是大明朝的君王,刻薄寡恩可是出了名的。
自己不喜東林,但是這幫人在天啟皇帝繼位上,可是立下汗馬功勞。
所謂眾正盈朝,也正是天啟繼位之初對東林黨的政治酬勞。
結果沒兩年,直接被魏忠賢點了將,沾邊不沾邊的都一網打盡。
誰又能說的準,其中有沒有天啟帝對東林權勢過大的忌憚呢?
王永光在小太監的攙扶下離開,王承恩看著他步履沉重,心中也是唏噓。
聖上在心術之道上,真的是成長了許多。
特別是這份名單,自己天天隨侍左右,預先都沒聽到過一個字。
正想著,已經被崇禎叫道,“大伴,且隨我到城內軍營看看!”
安定門內,現代叫五道營衚衕,明朝時還是一片軍營。
滿桂所率大同邊軍就駐紮在此。
崇禎信步在顫顫巍巍的滿桂親兵指引下,來到他的營房。
只見頭髮已經花白、熊一樣壯實的滿桂,正在一個瘦猴般計程車兵指導下,愁眉苦臉的看著自己御賜的那本資治通鑑(指有孫權勸學的那一本),頗有一種奇特的萌感。
所謂識字兵,是明朝向募兵制轉變後一種特殊的軍事制度,說白了就是軍隊中的文書和低階吏員。
當然,這也是崇禎未來改革強兵的重要環節,不過目前還不急著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