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出兵 (1 / 3)

號角嗚咽,明軍開始從各處城門的甕城中出兵。

這是為了先集結部分兵力後再出城,同時避免敵人直接奪取城門。

尤世威作為昌平總兵,下轄兵馬一萬餘人,主要任務是守護明朝皇陵。

雖然是守陵兵,但這隻部隊的實力不差。後來權傾天下的寧南伯左良玉,便是以昌平兵為本錢,透過參與剿匪發的家。

這也是為什麼滿桂走後,便將勤王軍的指揮權給了尤世威,而不是宣府總兵侯世祿。侯世祿雖然原本兵力更雄厚,但之前被兵部折騰,又吃了敗仗,現在不過三千人馬。

而在明朝後期的軍事系統,總兵的家底決定了部隊的戰鬥能力,所以尤世威也是京城內最能野戰的將領。

大軍出城,建州軍並未阻攔,只是收攏陣型,嚴陣以待。

尤世威此次共率領八千精兵出戰。

雖然人數不多,但建州並未傾巢出動攻城,位於城下的攻城部隊實際也就萬人左右,明軍更有城頭的火力支援。

出城的明軍抓緊時間,先將便攜的鹿柴、拒馬等拋擲到軍陣的前方,抵禦建州軍可能來臨的衝鋒,為己方陣型的擴張創造空間。

如果建州騎軍乘此時明軍立足未穩,破壞明軍的工事,那麼應當能給明軍造成不小的損失。

然而建州軍卻沒有這麼做,而是將原來用於抵禦城頭火力的笨重楯車從陣前撤走。

明軍陣中,尤世威望向反常的建州軍陣,神情有些凝重。

這不是他第一次同建州交手。

天啟年間,他曾以山海關中部副總兵之職,追隨大帥滿桂馳援寧遠,並且於城外同建州力戰,因功被提拔為昌平總兵。

在他的印象裡,建州兵猶如狡猾的大型貓科猛獸,戰前會花大量的時間逡巡對峙。

一旦找到弱點,就一定要從敵人身上帶走一大塊血肉。

察覺到反常,尤世威迅速命手下傳令,及早結成陣型。

明軍作戰,向來喜歡將炮兵和投射火力擺在陣前。昌平兵推出了十幾門虎蹲炮,以拒馬為依託,向建州兵發射。

然而,虎蹲炮作為傳統火炮,威力和射程還是有限,只見建州軍陣如同波浪般的迅速後撤,退到了明軍炮手的三百步開外。

這一輪的霰彈齊射除了零星幾具屍體外,並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