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真的認真思考過當年李世民的情況。
他換位思考了一下,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他真的會做出相同的抉擇。
李世民當時被李淵和李建成聯手打壓的很慘,他需要破局。
破局的最好辦法就是討的李淵歡心,讓他鬆一下手。
而李世民當時手裡的孩子有三個,李承乾,李寬,李恪。
李承乾是秦王世子,李寬是庶子,當時太原李家的家生女所生,意外產物,李恪,身負兩朝皇血,母親是前朝公主。
選誰過繼出去,顯而易見。
所以李寬並不恨李世民。
這句話是真的,還是寫實的。
李世民心裡暖暖的,他不需要安慰,只需要自己的兒子們能理解自己。
自己的兒子能理解這個決定,就代表著兒子是理性看待問題的。
這樣自己才能放心的把一切交接下去。
這場私宴大家吃的很開心。
臨散場時,李世民讓手下人給公主們挨個送了一套手勢。
手鐲,手鍊,戒指,頭飾,腳鐲,腳鏈,耳環。
每一樣都是價值連城的。
然後又給在座的王爺們一人送了一柄寶劍。
女兒是用來疼的,兒子是用來鼓勵的。
“這些都是我讓人打造的,這麼多年也沒送過你們幾件禮物。”
送完這些後,李世民又讓人給公主們一人送一個包,給王爺們一人送了一塊玉佩,最後給每人一個手串。
“這些是我自己做的。”
“打完高句麗後一直沒啥事幹,就和人學習了一下編織和雕刻。”
每個人都淡然的接過,沒有過分激動。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哭哭唧唧的不適合他們。
只不過每個人當場就把首飾戴上,把包誇上,把手串戴上。
用行動表達了自己的回應。
李世民的心情更好了。
散場之後,李寬和李承乾與眾人分開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