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也好,兒子也罷,李寬並不在意,但李寬知道方雨的想法,她是怕武媚不高興。
生個兒子,這就是李寬的長子,即使他是庶出,那也是長子。
面對懷孕之後,多多少少有點焦慮的方雨,李寬告訴她不用為任何事操心,一切有他。
“即使生個兒子出來,也不用擔心媚兒的忌憚,我自信自己能護住自己的兒子。”
李寬溫柔的告訴方雨。
但接下來的日子李寬都住在武媚的房中。
平衡後院關係,也是這個時代貴族的必修課之一。
也許是臨近大朝會,各地大人物們回來找不到聚會名頭的原因,一眾在亞洲各地跺一跺腳,當地抖三抖的大人物們都來到了李寬家中,藉著給未出生的孩子送禮的名義開展了聚會。
就是拿出的禮物有點俗氣,都是什麼黃金,白銀,珠寶之類的。
其中偶爾夾雜一些名人字畫。
李寬看到名人字畫是沒啥感覺的,像王氏能把王羲之的字打包賣。
除非某個人對某個人的字畫特別推崇,要不然世家大族之間很少送。
大家都覺得太簡陋了。
不過李寬收到的這兩幅字畫卻沒人說陋,因為送的人是李靖和李勣。
李靖和李勣最近在編寫兵書,修身養性,順帶研究一下琴棋書畫,他覺得這樣自己可以多活幾十年,能多庇護一下自己的家族。
當然,李寬更覺得這個老頭是為了逃避世家大族逼他開兵法班所以才改了行當。
隨著戰爭進行休息期,很多世家大族覺得應該搞個進修班,讓自己家名下的將領去學習一波,總結一下經驗。
聯絡了隴西李氏,他們覺得李靖不錯。
可惜李靖嫌棄太費精力,並不想幹。
但李寬覺得李靖逃不過去,世家大族最後就是用人情都能逼的他把這個兵法進修班開起來。
沒辦法,人活一世,金錢權利名利到最後或許不缺,你可以不在乎,可人情你最後得還,所以李靖逃不過去。
李寬相信,活了六十多年的他一定欠下過無數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