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完,李寬隨手把李治扔到三省去打雜,然後便去忙自己的事,他也是很忙的。
現在吐蕃基本完結,他的著手處理遼東的事宜。
程咬金,尉遲恭已經在遼東附近就地徵召兵力,開始籌備大軍。
軍隊物資的給準備好。
而且還要順勢看看這場戰爭中有沒有什麼手段,可以解決一部分民生問題。
靠近遼東那邊也有不少的大唐子民生活,那裡雖然也很繁華,但就李寬看到的統計報告來說,完全沒有發揮到極限。
“你想借著征戰遼東,把靠近那邊的地區基礎設施完成?”
“你不覺得多多少少有點天方夜譚了嗎?”
房玄齡和魏徵等人知道李寬的想法後很是不滿。
大唐現在對地方百姓的管理現在趨向去統一建城。
建立起一座又一座新城,然後去配備官員、軍隊等。
但每一座城市的建設涉及到的東西都太多了。
選址,房屋建設,土地規劃,道路通行等等,都很麻煩,沒有一件簡單的事。
而且這座城池配備的民間東西也很多,比如醫館,軍隊,供銷社,地方工廠等等。
所以說很麻煩,很不好處理。
正是因為這種建築活很麻煩,大唐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把那些零散的百姓全都聚集到城市之中。
像遼東那種偏遠地區,更不用說了。
再加上大唐和高句麗的關係一直緊張,三省的官員也怕自己搞建設時高句麗突然殺過來,就沒有給那邊建設城市,聚集百姓的資格。
但大家對於遼東那邊也不是完全放棄,給予的辦法就是放養。
讓大量的商人帶動他們的那裡的經濟發展,待他們的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時,逐步建設一座城市該有的東西,最後花上幾十年的時間,在那邊一口氣起來幾座城市。
李寬知道三省的想法,平靜的道:“你們不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嗎?”
“藉著徵兵的機會,給那邊修路,建設工廠,招工,然後把城池的基礎建設起來。”
房玄齡和魏徵皺起眉頭,他們交給治政的大佬知道李寬的想法。
無非就是藉著徵兵的藉口把壯勞力召集起來,探查那邊地方民間究竟有多少人,然後一口氣建起一座城市的基礎。
“並不好。”
“我們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