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又從商品價格上破壞社會的穩定,他得不償失啊。”
于志寧頭疼了,那怎麼辦,總不能讓一個村子的百姓都去種地吧。
大牧場朔方現在建設不起來,他手頭沒有什麼產業啊。
李靖則好奇的看著李寬,他對於李寬嘴裡的國有產業有穩定社會的責任很好奇。
“楚王殿下,你說的國有產業穩定社會的責任是怎麼回事?我感覺以前沒有聽過這個東西啊。”
張公瑾和柴邵看看于志寧,再看看李寬,他們兩個也沒聽過,但是感覺于志寧一聽就明白了,難道我們這些武將和文臣的智商有這麼大的差距?
不可能吧。
還是說這是文臣專業詞彙,可這也不對啊,張公瑾和李靖都屬於文武雙全那一波在文官屬性上坐鎮中央不太現實,但坐鎮一方還是可以的。
李寬看看于志寧頭疼的樣子,解釋道:“這個很簡單啊。”
“因為這種產業存在的意義基本就一個,給百姓發錢,讓百姓手裡有錢,心中安穩。”
“而這種產業完全不在意收益,只要收支平衡就行。”
“他們的唯一目標就是穩定當地的社會,畢竟百姓造反的原因只有一個,活不下去,可你給他開一份工資,讓他旱澇保收,你覺得他還會選擇造反嗎?”
李寬的話通俗易懂,三個將軍一下就聽懂了。
他們也明白李寬為啥拒絕了,他的紡織廠是私人產業,還要賺錢呢,怎麼能無休止的招人。
員工工資也是一大成本。
李靖恍然大悟,對著于志寧開口道:“那老於你自己開一個廠子不就行了,直接掛靠到官府名下,幹嘛非得把人塞給楚王。”
于志寧忍不住白李靖一眼,這事是這麼看的嗎?
我也知道應該開一個,可我有那麼多可投資的產業嗎?
于志寧無奈的道:“說實話,我已經在朔方鋼廠下掛靠了一個武器維修部門,專門回收武器維修的,這部門就是專門招人,用來增加工作崗位的。”
“除此之外,我還弄了農場開發,山林土地開發等等,可這些都有時限性,而且大多數都是官府掏錢,收益期遙遙不見,我已經沒錢可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