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的話澆滅男校學生們來相親的慾望,他們那裡也有一些成年的學子。
李寬在瞭解到之後撓撓頭,並沒有太多在意。
本來女校這些學生他也不是給男校準備的,始終都是給邊軍中的百夫們準備的。
相比於拉攏那些心眼賊多的文人,李寬更喜歡俠義風氣嚴重的武人。
在封建時代,底層百姓更多的時候是依靠血緣和義氣作為行事準則。
李寬也不知道這場相親後,有多少女子,多少百夫長會記得他的好。
但李寬相信,絕對不會都不記得他的好。
這些人或許不會直接支援他去做某些事,但是當他某天出事時,總會有一些人會選擇救他一命,或者拉他一把。
舉辦完相親會後,李寬的生活進入了穩定期。
朔方的政務有于志寧處理,軍隊有柴邵管理,孔穎達負責學校的教學問題,梁洛仁去了草原,去謀劃牧場的建造地等。
李寬自然而然的閒散下來。
春天還未到,草原的雪還未融化,李寬過上了自己想要的清閒生活。
每天在明蘭和方雨的保護下起床,和媚娘吃完早餐,李寬去進行晨練,媚娘去上學。
完成上午的晨練後,李寬會處理一些自家商會積累的難題。
中午李寬會進行午休,下午會回覆一些信件。
有和魏徵往來的信件,也有和內侍們進行溝通的信件等等。
畢竟很多事都需要依靠信件往來。
這樣安排出來的生活李寬很喜歡,沒有太高的節奏,又不會顯的太無聊。
有時候李寬也會出去參加一些聚會或者婚宴。
聚會主要以方平,于志寧,柴邵等人邀請的為主。
婚宴是朔方府邸這邊,偶爾會有一些侍女出嫁,李寬每個都會去參加。
男方知道李寬的到來,總會笑呵呵,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