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歲月
若要旁人來說,大概都會覺得聖慈太后王氏,是個命好的女人。
是的,一個女人這輩子最美滿的也就是:有個好爹,嫁個好男人,生個好兒子。
雖然聖慈太后出身低,父親這一條夠不上。可是她從小宮女變成昭儀,生了兩個爭氣又孝順的兒子,後半輩子卻是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這是世上女人最高的地位,最大的榮耀。
不由得人不羨慕啊。
後宮裡多少美女才女貴女……可是最終能修成正果的只有一個,堪稱一將功成萬骨枯。
如果問聖慈太后自己,她快活不快活,她是不是覺得太后,一生於願已足。
她會怎麼說呢?
沒人問過。
倒是有一年,出去避暑,半路上停下來歇息。皇帝要表現仁善親民,並沒讓人把村裡人趕走。聖慈太后遠遠看到一個老婦人,頭上包了塊布帕,揹著個約摸兩歲大的孩子,不知在田間地頭撿拾些什麼。有個老翁揹著個柴筐走過來,兩人站在那兒說話,老婦人將背上的孩子放下,從瓦罐裡倒水給老翁喝。那個孩子走路還不大穩當,在兩人腳邊打轉。等喝完了水,老翁把孩子背起來,一手去拎柴筐,老婦人忙接了過去,兩個人帶著孩子,相扶著慢慢朝東邊走了。
採姑端茶過來,輕聲說:“娘娘嘗一嘗,這是附近的泉水烹的茶,和宮裡的可不是一個味兒。”她抬起頭來,順著聖慈太后的目光往外頭看了看,並沒看見什麼。
“娘娘看什麼呢?”
聖慈太后說:“那夫妻兩個,都有些年紀了。”
採姑這才注意到遠處的人影:“可不是。這兒離京城不算遠,倒是一向太平。您看那田地,還有遠處的屋子,是不是象那張‘農樂圖’上畫的一樣?”
她雖然平常最貼心,可是這回聖慈太后想的卻不是這情景到底象不象一幅畫。
那老夫妻兩個,想必也是一起風風雨雨幾十年過來的,養兒育女,男耕女織。現在孫子也有了,你扶著我,我依著你……
她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之前的事。
那時候她年紀還小,一回住到鄉下舅舅家,表姐偷偷帶了她出來,給她糖吃,又許給她兩個好帕子,讓她在村口等著。她自己卻約了一個人,兩個人背在樹後頭嘰嘰咕咕的小聲說話。
那時候她只懵懵懂懂,知道表姐做的這事兒不能讓家裡人知道,也不能讓旁人看見。等表姐回過來,她的糖還沒全吃光。表姐臉紅撲撲的,拉著她的手回去。
後來,有人來提親,說的就是那天表姐見的那個人。舅母準備了嫁妝,哭哭泣泣嫁了女兒。表姐卻是高興得很,出門時哭不出來,只是乾嚎。
那家雖然不富貴,可是人卻是表姐自己看中的,聽說日子過得很和美。
莊戶人家人口簡單,日子也簡單。就算年景不好了,愁吃愁穿,可是一家人始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