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疑惑
小冬猜的一點兒沒錯。不但石秀要跟他們一起回遂州,甚至安王還送了一個人來。
張子千。
小冬十分驚訝,請張子千進來坐下,上了茶。他們曾經共患難過,說話也不用多顧忌:“你怎麼會想去遂州的?”
張子千說話也坦白:“我早就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雖然王爺收留我,我卻見識短淺幫不上什麼忙。正好這一回和你們一起上路,得麻煩你們多照應了。”
小冬說:“這是哪兒的話,快別這麼見外。我也是頭一次出遠門,咱們這回可是互相照應。”
小冬也問了安王,她覺得張子千說的固然有理,但應該不是全部原因。不過安王說的卻也和張子千一樣。
張子千隻帶了一個薄薄的小包袱,一個長隨。相比之下,小冬簡直汗顏。看看她自己那大包袱小行李,如同搬家一樣,再看看人家,這才象個出門的樣子,輕裝簡從,兩袖清風。
但是要讓她象張子千那樣,她肯定辦不到。別的不說,光是衣裳就是好幾大包袱。同樣都是沒出過遠門的人,差距實在太大了。
張子千的到來並沒有讓小冬有什麼煩惱。相反,張子千多少算是孃家人,有他在,小冬還覺得有種踏實的感覺。
另一個的的確確是麻煩。
想到石秀,小冬的心情就輕鬆不起來。
小冬當然不想讓她留在京裡,可是回去的這一路上,難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知道別人一直惦記自己家地裡的東西,就算她偷不走,可老這麼惦記著也讓人不舒坦啊。好象吃了一口涼涼的夾生飯,就這麼噎在喉嚨裡頭,咽不下,吐不出,堵得發悶。
好在把她送回遂州交給她家人,這件事總算可以告一段落。
還有,小冬想著,他們路過屏州,也許可以見到趙芷。
究竟燕子說的那些被賣的首飾是不是趙芷的?當時景郡王妃給了她那麼豐厚的陪嫁,光是壓箱的金銀,也足以吃穿不愁,怎麼會落到要賣首飾的地步?她過得好不好?是不是婆家的人欺負了她?
也許,都是自己在杞人憂天。那首飾未必是趙芷的,或是旁人以訛傳訛,打著內造的旗號想多抬抬價。
小冬進宮去請安,也順便辭行。聖慈太后病已經漸好了,精神也好得多了。聽說小冬要去遂州,她倒是出了一會兒神。
“不是說,今年不去麼?”
“是突然了些,”小冬解釋說:“也不會待太久,冬天下雪之前會趕回來的。”
“嗯,去吧,出門在外不比在家中,什麼事都得當心,不要傷風著涼,不要貪吃積食,也別任性的增減衣裳,不太平的地方一定不能去。”
“是,我記下了,太后娘娘。”
“其實若能夠,我也想出去走一走。”聖慈太后說:“從十幾歲進了宮,這麼些年最遠也就去過溫泉行宮。”
小冬笑盈盈地握著她的手說:“那,我把路上見的風景揀好看的畫下來,帶回來給您看。”
慈太后吩咐採姑去取東西,過了一會兒回來,是各式各樣的常用的藥丸。什麼祛痛丹啊八珍丸啊桑杏散啊,甚至還有外用的藥膏藥酒,另外專治暈車暈船的藥更是大大的一包。小冬忙說:“這些我也都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