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出嫁
趙呂很快送了信回來。給安王一封,給小冬一封,秦烈也有一封,交由小冬轉交。
小冬別的都顧不上,先拆信看。
趙呂他們一路沒有耽擱,十月二十二到了洮州,在洮州城停留了一日,二十四到了平遠軍駐守的葉安。這裡有雄關高牆,有兩座極大的石堡。葉安本地沒有石料,修建石堡的這些石頭都是從北方更遠處鑿山開石然後運來,所費的人力物力不貲。石堡靠著葉安河,形成了一處易守難攻的險要關隘。趙呂有自己的住處,除了自己帶過去的王府的護衛,還撥給了他一小隊親兵,吃飯都由大灶做了統一送來,大塊的肉一手抓不住,看得趙呂眼直髮愣。他到那裡第二天就趕上捕魚,因為北方天冷結冰早,現在趕著捕撈一回,那些魚為了禦寒而囤膘,個個都是頭肥肚圓。當天晚上就喝著了魚湯,不用多放什麼佐料,魚湯就很鮮,了他喝了兩大碗。
總之,一切都好一切都順利,淨是報喜不報憂的話。
趕路是不是艱辛,那裡情形是不是簡陋清苦,一個字不說。
趙呂何嘗吃過那種大鍋飯?住得慣那樣的地方?齊氏固然不嬌慣他,可是也從來沒虧著他過。屋裡什麼時候燻什麼香都極講究,絲毫不錯。頭一次出遠門,就去了那樣的地方。
小冬揪心地好幾晚都睡不好。
不知是擔心所致,還是她到了拔個子的年紀,整個人瘦得極快,下巴尖尖的。倒是急壞了胡氏,一天數天盯著廚房做好吃的,不光正食頓頓翻新,點心也是花樣百出。南瓜餡蒸餃,蘿蔔絲蒸糕,小魚羹,秋梨凍。可惜再好的東西,小冬就算強顏歡笑的吃了,一邊吃一邊越發惦記趙呂在外頭絕對沒有這些東西吃,吃的東西一點沒見添在身上,人還是照瘦。
連安王都開始不安,特意抽了一天空,帶小冬出門去逛。父女倆去落霞池邊不遠的松濤園看了半天的菊花,為了逗愛女一笑。安王還讓她把一朵繡線菊插在自己頭頂上。老爹如此犧牲形象大奉獻了,小冬也覺得過意不去。回去時安王說:“今天不在府裡吃,去西市吧,那裡的太白樓做的魚極好。”
“父親去吃過?”
“沒有,聽旁人說起過。”
太白樓的魚果然味道極好,隔著池塘,那邊的亭子裡還有歌伎彈琵琶唱曲。小冬想起頭一次和趙呂出門,還有羅家兄弟和沈家姐妹,在福西樓吃飯,那回還聽著了秦女唱曲。
小冬陪安王喝了兩杯酒,將魚膾吃了不少。出來一吹風,小冬就有些暈暈沉沉的,腳步綿軟。安王扶著她上了車,小冬臉紅通通的,拿袖子扇風。
安王看著好笑,天氣已經冷起來,他的扇子也早就收起,順手從座位下頭的格子裡拿了一本書出來,替小冬輕輕扇涼。
小冬眯著眼,看著那書在眼前不停的晃,書皮上的字閃來閃去。就算本來頭不暈,也讓它給閃暈了。
“父親為什麼一定要送哥哥去那麼遠的地方?”
這話之前她曾經問過,但是安王給她的理由並不能讓她信服。
安王並不是愛戀權結黨的那種人,況且洮州是吳先章的地盤,吳先章現在會站在哪一邊?傻子也知道。
安王之前說他和皇后有約在先,難道趙呂這件事,就是約定的一部分?
安王的意思是,他和趙呂支援的是三皇子嗎?
可是三皇子的地位已經很穩固,他是嫡子,人品學識才能都挑不出毛病來,三皇子妃又即將臨盆,可以說,只要皇帝不抽風想廢后易儲,三皇子的地位穩若磐石。皇帝會抽風嗎?可不是每個人都象聖德太后那麼走背運的。
再說,就算皇帝想抽風,皇后背後的李家,還有三皇子的岳家,這些人可不都是吃素的。
如果安王也站在三皇子一邊,那麼皇帝即使抽風了,那也是白抽。
安王摸摸小冬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