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冒名頂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冒名頂替 (1 / 2)

只是一切都已經成為了事實,即然自己想要求五星軍和談之事已經公佈於眾了,那索性就不用在遮遮掩掩,只求找一點找到桐斯,然後交人,解決了這場危機再說。

要說意利其還是有些低估了國相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這位相國原本就擁有愛民如子的稱號,外加這一次中情局的暗中推波助瀾,未用多久,曼谷城內就興起了一股支援哈莫德的聲音,且這股聲音還是越來越浩大,甚至不少百姓還有組織的去各個衙門以及王宮前請願,大意就是拒絕低頭,把好相國還給他們。

突然出現這般出人意料的浪潮,參與的百姓數量越來越多,意利其終於有些害怕了。他並非是怕這些百姓會做出什麼威脅他的事情,在他看來,只要出動軍隊,百姓就是可以隨意鎮壓的存在。他害怕的是相國大人的影響力竟然如此之大,這多虧是給抓起來了,若是等對方先動手的話,以此人的號召力,自己這個王位是不是能保住怕還要兩說了吧。

百姓的請願,非旦沒有能救下相國的意思,相反讓國王的擔心加重,更起了治罪之人,沒有辦法,功高震主永遠是帝王心中的大忌。看的出來,就算是哈莫德扛過了這一災,怕是出來之後也不會在被重用了。

東路軍前線,楊晨東帶著陸五師、天下騎兵第一師以及新一軍的騎一師所部,緩緩的跟在十幾萬已經算是老兵的身後,一步步向暹羅內境風來,向著曼谷城而去。

暹羅國不比以前所攻下的國度和地區,這裡正是進入大城時代的頂盛時期,不管是軍心還是民心都可堪大用,是真正具備有與五星軍抗衡和一戰的基礎。

若非是楊晨東關鍵時刻,改變了策略,以大軍對大軍,怕是憑著他手中的這三支精銳,想要打敗人數眾多,且軍心士氣都很足的暹羅軍也是難以辦到的。

即便是現在,透過一戰練兵,楊晨東多出了十幾萬的成手老兵,可依然還是不敢說能像之前對待其它國度一般的佔領暹羅國。畢竟民心現在是向著意利其的,這僅僅是從大軍所過之處,當地百姓看待他們的眼神就可以看的出來。

對此,楊晨東心中很冤。怎麼著,你們暹羅軍進攻柬埔寨省就是天經地義,我們反打過來了就是侵略嗎?為什麼一件事情總是要雙重標準?

面對著當地百姓的牴觸,換一個人就要考慮是不是座下來和談索要好處的問題了。就像當初的侵·華·日·軍一般,面對著中國百姓的反抗,他們只能打起共榮的口號進行管理,而絕對不敢用強行手段強行壓制一般。可事情落在楊晨東的頭上,他確是早就下定了決心,他記得偉人的一句話,“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暹羅軍這一次可以突然出手,如果放過了,誰敢保證下一次會不會又抽冷子來一下呢?他不是當年的倭國,他已經佔領了數省之地,尤其是剛興建的遠東州,那裡地大物博,可是極需要人口去填滿的,大不了把這裡的百姓移民就是了,總之一句話,這一次他做好了滅掉暹羅國的打算,哪怕因此而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他已經下了指示給赤嵌城城主府,包括其它各省,要他們馬上準備遷移的百姓。而做為就近之地的柬埔寨省事實上已經這樣做了。有緊急動員起來的十萬百姓跟在身後,每當五星軍佔領一城一地的時候,就會安排這些百姓在這裡安家,至於原本這裡的土著,則是通通帶走,帶到海船之上,送往其它各省和遠東州等地。

楊晨東的計劃就是一步一穩的蠶食暹羅國,包括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位百姓。也因此,大軍的前進速度很慢,可即便如此,眼看著已經來到了十月,楊晨東所率的大軍距離曼谷城下已經不足三百里的距離。

半年多就這樣過去了,這一戰可稱之為“漫長”,至少相於三十一天就打敗了金邊王朝,並佔領那裡而方,在暹羅國的事情上,他是下了大力氣的決心。

人力、物力、財力也相應的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于謙城主以及其它各省負責人都忍不住叫苦不迭,好在楊晨東表示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滅國舉動,會給他們一定時間發展時,這才堵住了悠悠眾口。

說到底,人口缺少、底蘊不足終是硬傷。誰讓楊系發展時間太短,拓展地盤的速度又太快了一些呢?這就是所謂的痛並快樂著吧。

相對於五星軍的步步靠近,穩紮穩打,曼谷城中的王公貴族早就亂成了一團。外圍城鎮的一個接著一個的丟失,就像是一張巨獸張開了大嘴,給他們一種陰森而恐怖的感覺。

沒有人喜歡戰爭。

哪怕就是有個別因為種種因素喜歡的,也絕對不喜歡被別人打到家門口的那種感覺。面對著東路軍的節節敗退,尤其是北路軍方向也傳來了戰局不利的訊息,儘管在那裡指揮戰役的是暹羅國一品將軍哥丹,那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將軍,也是最能打仗的將軍,然並卵,面對著源源不斷由各處趕來的楊系勢力下的成年男子,兵力終於不在佔優,相反還變成了弱勢,這樣的環境之下,沒有人可以堅持的太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