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東當成了甩手掌櫃,但其它人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就像是城主于冕,此時正帶著王思、袁和平等一眾楊家書院的老師和學生們在城內參觀,外加選擇建校的地址。
楊家書院第一批學生如今大多都在赤嵌城的第一大學裡任職和工作。而每一年那裡也會畢業出很多優秀的學生,去補充不斷擴大的楊系所出現的各種崗位。在始城建第二大學,這是楊晨江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獲准的事情,本著培養後備力量的想法,他認為在始城之中也應該有一所大學了。
不用問,第二大學的校長一定就是王思了,讓于冕陪同,就是要選一個地址出來。一旦冬天徹底的過去,可以破土動工的時候,一所大學就要拔地而起了。
只有來到了始城,王思這才看出了楊晨東的雄才偉略。這哪裡還是什麼城池,這分明就是一個國家的未來雛形嘛。想到臨出京師之前,祖父曾對他說,這位忠膽公的實力應該遠比外人看到的還要強大的多,他當時還有些不相信,可是現在,事實擺在了面前,卻已經是不得不信了。
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王思不僅沒有疑問,相反還十分的興奮。他知道自己遇到了一個好時代,遇到了一個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番的時機。相比於已經沉悶、腐朽、特權橫行、甚至是內鬥不已的明朝,這裡的一切都顯的那麼清澈,那麼具有吸引力。
大明主張儒學,講究聖人之道,似乎只要會寫一手好文章,就可以成為國之棟樑,就可以成為國家的柱石一般。而以前王思也是這般去想的,甚至他也是這樣去做的。但是自從接觸到了楊家,也可以稱之為新學之後,他的這個態度徹底的改變了。原本天下的知識不僅僅只有儒學這一道,還有更多值得去學習和探索的。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是學無止境的。自從喜歡上了楊學之後,王思便完全的撲在了其中,呈現在他面前的也是另一個世界。現在他得以出了京師,來到了始城,又等於給楊家提供了一個足夠而強大的土壤。在加上楊晨東用人,很少是論資排輩,一向是不拘一格用人才,這讓王思更是心動不已,他知道人生中最大的機遇到來了,只要可以抓住的話,他將會成為像是祖父,甚至比祖父還要厲害的人物。
為了這一目標,王思是發憤圖強,全力以赴。一切的開始就由選擇校址做為了第一步。
不管是于冕還是王思都是做事認真的人,他們走到一起,有關校址的選擇自然是慎之又慎。好在的是始城中有太多的空地,可供選擇之地也實在太多了一些,僅僅是一天之後,新的校址就定了下來,然後上報給楊晨東批准的同時,新學校要開展什麼樣的課程,由誰來主教也成為了未來校長王思畢竟去考慮的問題。
終於有了一展拳腳的機會,這對於大多數的楊家書院的學生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情,以後的他們將不會在禁錮於種種規矩之下,他們只需要按著自已所想的,一步步去完成去努力便是了。如果表現出色,一條金光大道供自己行走那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要知道他們的老師可是忠膽公呀,憑著這一條,做學生的還怕沒有前途嗎?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是這般的激動,就像是為數不多的女學生之一的純子,她此時就非常的矛盾。
跟著隊伍一起離開了北明,一路之上,見到了不一樣的大明風俗與環境,讓她知道了,真正的大明是如何的地源遼闊,也讓她清楚,原來她的國家是如此的渺小與羸弱。
而一到達了始城之後,新一種感觀又一次重新整理了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在這裡生活的百姓,雖然很多並不富裕,但他們的臉上都充斥著發自心底裡的幸福。儘管他們之中有些人,剛剛因為打了敗仗而失去了親人,但這並沒有將他們擊垮。相反還有很多人認為,之所以前面打了敗仗,那是因為沒有戰神指揮戰役,現在即然戰神回來了,他們還是會恢復百戰百勝的歷史,以後的生活只會更好的。
這種對以後生活的嚮往,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便是純子走在大街上也是很受感染。對比之下,她的國家,包括她的父皇和那些大臣們,只知道在一個狹小的地方爭名奪利,但事實上,又有幾人真正關心過百姓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