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得到訊息的楊廣就在營外等候著,看到楊三走來的時候,面色不變的點了點頭,然後看也不看楊晨東一眼徑直的轉身向著軍營內而去。
火炮將軍楊廣要回軍營察看,僅僅是帶著兩名親兵入內,自然不會有什麼不長眼睛的人前來盤查。再者,楊廣做事很是小心,知道楊晨東要來,早早就將這裡的警衛都換成了自已人,自然更不會有什麼人來查問。
進入了大明的火炮營內部,左右在無人之後楊廣是返身撲通一聲就跪倒在了楊晨東的面前,很是恭敬的低頭說道:“楊廣拜見六少爺。”
“起來吧。”楊晨東伸手一撫,將其撫起,然後很是認真的打量著楊廣,笑了笑說道:“不錯,身體比以前還要結實了,挺好。”
“一切託六少爺的福。”楊廣抱拳真心而言著。這可不是什麼敷衍,更不是場面話。自從他當上這個火炮營的將軍之後,受到楊晨東的照拂實在是太多了。先不提每個月安全域性送給他的那些足夠過上更好生活的銀兩,單就說有了刑部尚書徐有貞的照顧之後,他在軍中的地位猛漲,在不復之前那般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翼翼,看人家臉色了。
可以說,沒有楊晨東的關照,就不會有他的今天。自古都講,拿人錢財,替人辦事。此時的楊廣完全以楊晨東的下屬自居了。
“好了,我們之前就不用那麼的客氣了,還是帶我來看看火炮吧。”楊晨東的時間緊迫,不可能長時間的沒有露面,怕就會引起別人的懷疑了。
楊廣也知道忠膽公忙的都是大事,時間寶貴,當下點了點頭,一邊在前邊帶路,一邊出聲指向前方說道:“那裡就有幾門新式火炮,還沒有入庫,正好可讓忠膽公一觀。”
事實上,就是這幾門炮也是要送到庫房中的,若非是楊廣對上面說還要仔細檢查一下,生怕有什麼意外的話,楊晨東也看不到眼前的這些東西了。
呈放在一個巨大的倉庫之中,幾門渾身漆黑的火炮在一道道紅布的覆蓋下靜靜的躺在這裡。
大明之前就有火炮,名為銅火銃,就像是一個大型的槍管一般,想要移動十分的費力。且威力不僅不大,射擊距離也是十分的有限,除非是提前的做好準備打固定之物才有效果,至於在戰鬥之中動用,那幾乎就沒有什麼價值可尋了。
鑑於以前的種種缺點,這一次北明代宗皇帝朱祁鈺可謂是下了大力氣。先是集中了很多的鐵匠,其中不乏一此經驗豐富的打造火銃鐵匠,大家集中在一起集思文益,參照著僱傭軍曾亮出的大炮進行改進。這便有了現在的改進版,也可稱之為加強版的先進火炮。
當紅布被楊廣掀開,給楊晨東最大的改變就是,這個火炮多了兩個輪子,雖然說看起來依然還是很沉重,但至少是可以移動了,增強了一定的靈活性。“忠膽公,此炮被代宗皇帝稱為紅衣大炮,碗口口徑230毫米,身管直徑80毫米,全長150厘米,重約一百斤左右,相比於以前碗口口徑110毫米,身管直徑58毫米,全長36.5厘米,重15.75千克的銅火銃威力更加巨大,射程也遠了兩倍以上...”
耳了聽著楊廣的介紹,眼看著這幾門火炮,這個身管前端均有一個大於身管的敞口,身管後部為藥室,有裝引線的點火孔之物,楊晨東點了點頭,“看起來比以前的火炮是威風了許多,但就是不知道能打多遠,殺傷力如何?”
“忠膽公,這個問題我們做過了幾次的試驗試射,得出的結論是是炮火一旦打出,攻擊距離可以達到四百五十米左右,直徑殺傷範圍可達三米左右...”
“攻擊距離終還是一個硬傷呀。”楊晨東聽聞只能打不到三百米遠,頓時就搖了搖頭。
別人或是這樣說,楊廣還會頂上一嘴,說對方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但同樣的話由楊晨東的口中講出來就完全的不一樣了。楊廣曾經跟過楊晨東,有幸見過僱傭軍的火炮,很能理解這話中的意思。“是的,忠膽公說的是。但能夠打出四百五十米的距離,且還能大概的擊中目標,就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說實話,北明沒有多少銀子,就是造出這五百門火炮也基本上是用光了家底的國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