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見禮之後,接下來就是石萬山等人陪同楊晨東入城。而在宣府城中,不少生活在這裡的百姓都走上了街道,他們中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楊晨東的大名,現在出來,不過就是在好奇心下想瞻仰而已。
這麼多的百姓突然走上了街頭,石萬山有恐會出現什麼意外,當下便欲吩咐古河等人派兵出來維持治安,反倒是楊晨東笑呵呵的擺了擺手,“哎,這是百姓們的熱情,我們怎麼好讓他們失望呢,無妨的。”
說完了這些的楊晨東騎於馬上還主動的向著圍觀的百姓們招著手,甚至見到一些年齡大的老者他還會抱拳行禮,把尊老的一面體現的是淋漓盡致,也很快就獲得了不少百姓的好感。
古時,孝字中是很多人都看中的,更有一些皇朝,直接就是以仁孝治理天下,楊晨東如今的所為倒是符合著當時的國情,也是一種很快贏得大家好感的方式。
足足花了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楊晨東一行人這才來到都指揮府的府砥,石萬山熱情相邀,為忠膽公接風。
一路而來,楊晨東表面上與百姓們打著招呼,實則也透過這些事情觀看著宣府的虛實。他注意到這裡的百姓精神面貌還是不錯的,穿的也很厚實,生活條件也應該是過得去,這不免讓他讓石萬山高看了一眼。
無論如何,宣府也算是邊界城市了。在這樣的城市之中,百姓的面貌如此,這應該與這位指揮使有著莫大的關係。對於能人,楊晨東都是有些好奇心理的,對於石萬山的這個邀請,他自然不會拒絕,笑著點頭答應了下來。
府中很快就變得熱鬧了起來。石萬山還是很會做人的,不僅安排了豐盛的宴席邀請楊晨東,便是對他帶來的兩百騎兵同樣是熱情的款待著,好酒好肉上了不少,然後他就笑呵呵的安排宋文風代表自已招待客人,他在直向主桌而去的時候,還給了對方一個若有所思的眼神。
宋文風笑著點了點頭,一幅明白了指揮使意思的模樣,熱情的招呼起這兩百騎兵來。
主桌之上,楊晨東座於首位,石萬山次位,古河等人打橫相陪,相互敬酒,氣氛倒是融洽非常。
酒席之上,石萬山一直說著敬仰的話,比如說楊晨東率領著僱傭軍打敗了也先,打勝了京師保衛戰,揚了北明國威。又聽說在南邊收拾了一些不長眼睛的異國之人,實是壯了大明軍威等等。
對這些,楊晨東只是微笑謙讓,並沒有因為這些事情而露出驕傲之意來。這一切看在石萬山的眼中,更是讓他心驚不已,這個看起來只是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夥,心性怎麼如此的沉著,是怎麼樣鍛煉出來的呢?
想自己二十出頭的時候,還在土匪窩中壓抑著心性呢,但那個時候有時候也很脾氣也很火爆,是斷然做不到像是楊晨東這般寵辱不驚,面色淡然的。
心中重視起楊晨東的同時,更加好奇對方突然出現在宣府是什麼意思,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他便藉著酒意,裝成了微醉的模樣問著,“國公爺,但不知道這一次突然來我宣府,可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嗎?”
“沒有。”楊晨東依然是面帶微笑的回答著。
“沒有?那不知國公爺來此何意?”一旁的古河裝成一幅不解的樣子問著。
“呵呵,只是路過而已。畢竟我要去北明京師,宣府是繞不過的地方嘛。”楊晨東依然是微笑而答,似是在說著一件極為普通和簡單的事情而已。但正是這樣一句話,卻是驚得古河臉色大變,就是一旁的石萬山,臉上也閃過了一道驚容,只是他反應很快,馬上就恢復了正常而已。
“國公爺要去京師?”古河是真的被驚到了。按說以楊晨東現在的身份,不說是大明的敵人吧,也算不是友好的朋友吧。所謂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如果他一直在外面的話,憑著他表現出來的強大實力,不管是北明還是南明都不會隨便的與其翻臉的。但若是他親去了京師,就等於鳥飛入籠,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怕就由不得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