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與寮國兩省的建立,間接的等於和北明與南明撕破了臉面,但凡是明白人都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了。只是礙於他表現出來的實力,不想輕舉妄動而已。
這在別人看來,已經是足以自傲,只是放在楊晨東眼中遠遠不夠。他沒有忘記在北明京師,還有兩位夫人留在那裡呢。當初也是為了當人質,為了不讓北明皇帝朱祁鈺多疑自已。更不惶說,自已的幾位兄長和親姐姐也都在北明京師之中,這些人的存在平常看不出來,可真的撕破了臉皮那一天,或許就會成為自己軟肋一般的存在。
安全域性早就送來了訊息,不管是京師中的神仙居,還是天外天和兄長以及姐姐們的府邸,甚至就是在城南的十五里外的楊家莊外,都時常會看到錦衣衛探子的身影。他們盯著這些人,就是在傳遞一個訊號給楊晨東,你做事情不要太過份了,不然的話,這些親人可是隨時會出事的。
有這些錦衣衛盯著,楊晨東便是想把這些親人同時的送出北明京師也是做不到。為了親人的安全,也為了給北明足夠的震懾力,楊晨東選擇了在北明的東北邊在建立一座城池,那就是始城。
這裡不像是南明南邊,有著大小的國家可以任他去征伐,形成足夠的影響力。即然是如此,他就在此重新的建立一座城池,擁有一方勢力,以來威脅北明朝廷不敢對自家親人動手好了。
始城的建立,並不違背當初楊晨東來到這裡的初衷。它的建設與存在的確有效的震懾到了瓦剌部,據安全域性的訊息,如今的也先變老實了許多,在佔領了河套地區之後並沒有再向大同府發起攻勢,達到了他最初的戰略目的,維持了北明與草原各部的平衡局勢。
現如今,要做的就是把始城建設的更加強大,讓任何人、任何勢力都不敢隨意的打它的主意。而只有始城存在一天,那就會對周邊的所有勢力形成一種極大的威懾,時間一長,這種威懾之下就會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地,至少也遠比以前好對付了許多。
這原本就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始城的發展就成為了現在楊晨東眼中重中之重的事情。
當然,建立和發展始城,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楊晨東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說繼續擴大自已的地盤和影響力。為了今後漢人走在世界之巔的這巨大目的,無論是北明還是南明,楊晨東都沒有要現在就武力征服的意思,甚至有可能,以後也要避免大規模的武力攻城。可是北大明之外的土地,征伐的時候,他就沒有了那麼多的顧慮。
問題來了,即然想要擴張,下一個軍事目標應該選做何人呢?思來想去,楊晨東將目光落在了東北邊,落在了金帳汗國統治下的俄羅斯大地上。
金帳汗國是蒙古勢力中僅存不多的血脈最為純正的黃金家族。如果可以把他們給拿下的話,不管是達到勢力擴張,還是說震懾意義都是十分的重大。想一想吧,連你們蒙古的黃金家族都被僱傭軍給打敗了,那種心理意義上來說,豈不是僱傭軍無人可敵了嗎?
讓楊晨東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經歷了兩百多年的發展,如今的金帳汗國早不復當初般的強大。現在正是走下坡路的時候。按著歷史的發展,即便是不用自已出手,不用了二十年的時間,金帳汗國也會被俄羅斯新興的勢力所滅。
即是如此,還有什麼可顧慮的。趁其病要其命便是最佳的出手時機了。
為了達到重創甚至是消滅金帳汗國的目的,楊晨東已經開始正式的考慮由哪一支軍隊由始城出發遠征了。
按說遠征之事,最好的統帥大軍之人就是自己,他上一世為了完成任務不知道去了那邊多少次,對那裡的語言很熟悉,對那裡的一些情況和地形也比別人掌握的更多。只是始城初建,還沒有經歷過一個寒冬的考驗,他現在就遠去,實在是有些不放心。
在加上,遠征軍初行,要走到幾千裡之外去對敵,建功也非是一朝一夕之事,他即便是現在去了,怕也不會馬上建功。那不如先派其它的軍隊前往,即是探路,也可以藉機尋找軍隊中的不足之處。
可即是派兵,面對的又是金帳汗國這般的龐然大物,派出的軍隊實力不夠只是徒增笑柄罷了。想來想去,楊晨東決意把冷鋒三師派上前線。
冷鋒三師,以九五式為主,近戰還有七連發這樣的利器鋼·弩,戰士單兵素質也很好,是楊晨東在北邊軍事力量中王牌的王牌。在加上師長武勝和政委陳波配合多時,兩人優點和優勢可以互補,足以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冷靜的處理問題,不會輕易冒進。怎麼看,派他們出征都是最為合適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