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兩個加強團全員出動的時候,遼河旁的南北兩地,正有兩支騎兵隊伍在緩緩的靠近著,帶領他們的正是三師師長武勝和師政委陳波。
身為師長級,他們的披風顏色已經變成了純白,穿在身上顯得整個人都帥氣英武了許多。他們也成為了軍中的標誌,分別走在兩支隊伍前端的兩人一邊走著一邊看著腕上手錶的時間。
託著偵察營的福,擁有著可以在數百丈外殺敵的精良武器,使得一路上北明的斥候都被早早的幹掉了,以至於當兩個團的騎兵已經分南北之勢來到了遼河邊,分別將北明一萬大軍的左右退路都給封死時,對方依然還是沒有察覺。
事情到此,第一步任務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是等待,等待著第一、二加強團的突然出現之後,他們就會抓住時機從兩翼向北明大軍展開攻擊,破掉他們防禦的同時將他們的隊伍衝亂,協助第一、二加強團取得戰爭的控制權以及奪取最後的勝利。
總之就是一句話,這一次他們也是輔助的角色,是幫助第一、二加強團完成總攻的。僅是從這個命令上來看,楊晨東對於第一、二加強團可謂是用心良苦,為了提升他們的戰鬥力和作戰能力,竟然讓第三師全部都做了一回“輔兵”。
時間距離發起總攻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武勝帶著一團在北,陳波帶著二團在南,完成了對北明軍隊的合圍之勢。正是此刻,大地上傳來了一陣陣的顫動,有經驗的騎兵都知道,這是有大批騎兵靠近才會產生的動靜。
戰場的正前方,追風和呂卓分別各帶著一個加強團飛奔而來。期間他們在路上超躍了負責誘敵和吸引敵人注意力的三師三團,爾後就是馬不停蹄的直奔北明大營而至。
北明大軍中軍之地,孫洪等將軍同樣感受到了大地顫動之音,前方負責打聽情報的斥候也迴轉報告了訊息,就是至少有四五千人的五星軍騎兵正飛速的向他們靠近著。
一場大戰是一觸即發,不可避免。孫洪安座於馬上,倒沒有任何的驚慌,這一切原本就在他的計劃之內。畢竟兩軍交戰,總會有一方發起衝鋒的。
“朱將軍,請你在一會開戰的時候率領兩千步兵由左側向來犯之敵展開攻擊,本將軍會帶兩千騎兵由右側向敵人包抄攻擊。中軍這裡就要麻煩唐將軍座陣了,你們沒有問題吧。”孫洪目光左右分別各看一眼,落在了朱大海和唐龍田兩位將軍的身上。
雖說孫洪在眾人中位置最高,建州衛的指揮使,屬於正三品的存在,其它兩人一個是從三品,一個是正四品的武官,都遠不及他。可大家畢竟不是一個衛所的,可以選擇聽你的安排,也可以選擇自我行事,這才是他語言上這麼客氣的原因所在。
“是。”好在的是,大戰之前三人就曾座在一起商量了戰術戰法,說好了以孫洪為首,如今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抱拳答應著。
“很好,那就讓步兵做好攔截戰馬的準備吧,無論如何要阻止住他們,讓這些騎兵知道,在面對著我北明大軍的時候,他們的力量何等之渺小,力量又是何等之可小。而只人擋住他們的第一波攻擊,對方都是新兵,士氣必然會受到打擊,距離成為一支潰軍自不遠矣。”孫洪一臉的意氣英發。這一次不能去前線與瓦剌在戰場上拼上生死,那就在遼河邊上大顯身手一回吧。
孫洪的聲音落下,負責指揮步兵的唐龍田將軍當下就拔出了身上的佩劍,向空一指,大聲嘶吼著,“所以步兵聽我號令,準備戰鬥。” “擋!”
震耳欲聾的聲音開始連綿起伏一般的響起,一千盾牌兵掛著鐵盾在戰場的中央聚焦著,遠遠看去,他們就像是一道黑色鋼鐵洪流一般,形成了一道鐵牆,擋在了五星軍騎兵的來路上。
在這道黑色鐵牆前面,正有上千的北明兵在安放著拒馬樁等物,黑色鐵牆之後,一千弓箭手也站成了一排排,手中拿著強弓,身著揹著箭壺,一幅隨時準備拉弓搭箭,以過程給予五星軍騎兵打擊的樣子。
黑鐵鐵牆的兩旁,則是分別站著手持大刀和長槍的北明兵,他們的任務是一旦有敵人落馬,他們就會像是狗見了骨頭一般的衝上去,將其在最短的時間內砍成數段。
這就是北明步兵對陣騎兵所採取的陣型,是模仿了南朝開國皇帝劉裕的卻月陣而來。當年面對著強大的北魏騎兵,劉裕讓七百士卒上岸,延黃河部置了上百輛戰車防禦騎兵的衝擊,車陣的兩頭抱河彎成弧形,形似新月,這正是被人津津樂道的卻月陣。
因為沒有戰車,這一次北明兵用拒馬樁和盾牌來代替。雖然說效果可能會差一些,可只要能擋住五星軍騎兵的第一次衝擊,大家形成了對峙之勢後,孫洪和朱大海將軍所帶的騎兵就會由兩面包抄而來,最終以十面埋伏之勢將敵人的騎兵困住並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