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徽煣的決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一章 朱徽煣的決斷 (1 / 2)

讓人安慰的是,當羅破代表著軍方宣佈了這些紀律和規定之後,並沒有什麼人站出來反對,似乎看起來這似乎對有些人並不公平,但想要成功,想要有所收穫,怎麼可能不勞而獲呢?對於那些沒有本事的人,怕就是你給他一把九五式,他也未必就可以在冷酷的戰場之上活下來吧。

等級森嚴在很多時候都是十分必要的事情,尤其是軍隊之中,沒有分明的等級,戰場之上要聽誰的,一旦一支軍隊有兩種聲音甚至以上的話,那再強大距離滅亡也不遠了。

楊晨東這邊還在消化著剛加入臨時輔兵的俘虜們。好在之前就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不管是開訴苦會,還是各種的思想教育,以及嚴格的訓練、伙食的提高、待遇的提升和凝聚力、歸心感等等手段,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楊晨東相信最多半個月的時間,這五千的新軍就會融合到這個大家庭來,在加上原本就是打亂的編制,傳幫帶,老帶新之下軍隊計程車兵和戰鬥力應該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僱傭軍這裡在做著積極的準備。其它幾個勢力也沒有閒下來。

苗金龍在僱傭軍的手中吃了大虧,鄒秀才之言對他來講就更顯重要了。不說言聽計從也差不了多少的這位苗王先是採取了防守的架式,將手下的近六萬大軍牢牢控制在軍營之內,同時還派人向岷王要糧草,要援軍,要對策。

......

岷王大本營,暫時選了平樂府為落角點。

平樂府在向東便是韶州府,過了那裡就是最前沿,也就是打頭陣的陽宗王朱徽焟所部所呆的贛州府了。

居於平樂府最大的好處便是進可攻,退可守,無需擔心個人安全的問題。

僅是從這一點來看,岷王朱徽煣還是很怕死的。

歷史中把朱徽煣這個人說的十分不堪,父王朱楩去世之後,他的兩位弟弟也就是廣通王朱徽煠、陽宗王朱徽焟與他不睦,造成了嚴重的內耗,最後受朝廷猜忌也沒有得什麼好下場。

但歷史終是歷史,也是人所書寫的,也是受各種客觀所限的,甚至有時候還要看史官的個人愛好。就像是後世清雍正一般,關於他是不是正統繼位的問題都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但這並不妨礙人家成為康乾盛世中的橋樑。

朱徽煣便是被歷史中低估的人,若不然的話,他憑什麼繼承岷王之位。或許有人會說,嫡長子繼承這原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有多少嫡長子都沒有活到應該站起來的那一天呢?

朱徽煣活到了,不僅如此,還能拉起這麼一支對抗南明,讓其節節敗退的大軍來,便已經是一種本事了。

與苗金龍所不同,朱徽煣身邊自然是人才濟濟了,先不說兩個弟弟在幫襯著他,手下文臣武將俱備了。單就說這段時間成勢以來,便也吸收了不少的精英才幹之輩。就像是從北明京師逃出來的原刑部總捕頭之一的嚴濤,如今就在他的帳下做事。

嚴濤當初聽信了吳用之言,在加上頂頭上司俞士悅與楊晨東不睦,便想著富貴險中求,行了走鋼絲之事。

奈何的是楊晨東的實力太過強大了一些,最終他不得不敗下陣來,遠走他鄉。一來二去聽說了岷王崛起之事後便投奔了過來。正急需用人的朱徽煣便將其安排到身邊,即是護衛之一,有時候涉及到北明的人和事也會問問他的意見。

除了嚴濤之外,還有北明派來之人,北明錦衣衛指揮使呂貴的養子周全也同樣在為岷王效力。與嚴濤不同的是,他是見不得光的,只能在暗中或是一些重大事情上出面提出建議。

一個人能力太過強大了,會結交一些朋友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會得罪一些敵人。就像是北明的一些人,便一直盼著他死,在他們看來,只有楊晨東死了,他們才能有出頭之日,代宗才能真正而徹底的掌握著皇權,有些人才能與代宗朱祁鈺分享權力帶給他們的種種好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