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受儒家思想影響,講究是士大夫與皇帝共同治天下。因此,讀書人的地位之高,在現在說來是不可想像的。
讀書人的地位很高,便有更多人趨之若鶩,人才更是層出不窮的出現,便有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正是因此,沒有誰能夠永遠的高高在上的站著,也沒有誰可以做到以一己之力來對抗所有人。
可現在,出現了一個忠膽公。他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將所有人放在眼中,做事講究的是我行我素,更有強大的財力和武力相支援。他的存在就自然成為一個另類,一個與儒家、皇權相對立的一方勢力。
三足鼎力,僅是楊晨東自己就佔據了一方,這種壓迫感讓很多人生出了一種非常不舒服的感覺來。
大家一直講究的是,皆都高高在上,但皆都受制於人,只有如此,方才是平衡之術,大家都才有好日子可以過。而如果誰違反了遊戲規則,便是當今的皇帝也是可以齊力推翻的。大不了在找一個合適和聽話,懂得進退的人當替代品便是。
就像是朱祁鎮出了事情,很快朱祁鈺就取而代之一般。
連皇帝都可以替代,這就是士大夫的底氣所在,這也是為何文官高於武官的原因所在。可是楊晨東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的規矩,可想而知,心中不滿者,腹議者何其之多了。
事發突然,今天的朝會上就沒有表現出來。大家似乎都在想著回去之後要如何的串聯來壓制這位新貴忠膽公。但不等這些人有什麼動作, 臣子中的軍中都督,也是武清侯石亨就突然走出人群,大聲說道:“皇上,新軍已經徵召完成,並排列成軍。為了提升他們的戰鬥力,臣建議將其與大同府、開平衛、廣平衛之衛所軍士換防,如此一來,守衛邊疆,即是為皇上盡忠,同時也可以更好的鍛鍊他們,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臣附議。”兵部尚書儀銘,僅是在石亨的話音落下之後,便站了出來,高聲附合著。
一文一武,兩位二品大員突然的進言立刻引得了臣子間在下面的竊竊思語。只要不是傻子,任誰都看的出來,這根本就是早就計劃好的,甚至早就得到了皇上的默許才是。
再一聯想到今天凌晨發生的事情,一時間眾人都是一幅恍然大悟的感覺。所謂的換防,將守衛邊疆的軍隊調到京師,這應該就是皇上對忠膽公的一種反擊了吧。
做為外來之軍,相比於京師本土軍隊自然是聽話無比,無根無萍之下,讓他們對於皇上會更為的忠心,也更好的利用。當然,重要的是他們對於忠膽公之名有些陌生,遠不如現在由京師中徵召的那些壯丁,如此那般的迷信於忠膽公就是。
換了軍士,軍神之名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將會大大的降低,如此一來的話,一旦想要動手,便多了幾分的勝算。
想到這裡,一些臣子的臉色不由開始變幻著,難道說皇上真的打算動忠膽公了嗎?
如果事情放在幾天之前,怕就算是朱祁鈺想要動楊晨東,一些臣子也會出言勸諫的。畢竟忠膽公可是大功臣,沒有十足的理由,那是輕意動不得的。這同時也是為了自己,等自己有一天立了大功,別人也是說動就動,那要功勞還有何用?
可是剛剛發生的事情顯示出了楊晨東的可怕,面對這樣的臣子,怕是沒有一位主家會不感覺到威脅感的存在。那想力法給予打擊甚至是剷除就並不為過了。
人群中,便是禮部尚書胡?躋約襖舨可惺櫫踔幣蒼諛敲匆凰布涿紀方羲??珊芸歟??薔橢匭碌穆凍雋宋戎賾氳?壞納襠?礎
要說楊晨東的所為震撼到了所有人不假,便說是皇帝都受到了震動這也是真的。可說現在就動此人,兩人是斷然不信的。都說飛鳥盡良弓藏,可現在的問題是還沒有到那個時候,不管是南方的代宗朱祁鎮政權,還是北方的瓦剌大敵,都沒有解決掉,如果此時動了楊晨東,那會引出什麼樣的波動誰也不清楚。
便是朱祁鈺心中有多麼的不滿,這一刻也是不敢亂動的。不為別的,只是因為後果他承受不起。
沒有楊晨東,南方的英宗就可能隨時會殺過來,兄弟間就沒有了緩衝;沒有楊晨東,北方的瓦剌就可以會重新北下,以他如今的實力怕還不足以抵擋。